第537章 拆(第2/4頁)

一針見血的指出。這一次如果不是大洋島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來,朝廷還不知道出多大麻煩的事。而且也指出呂夷簡這種用錢養名,姑息養奸的做法。

最後兩個人不歡而散。

走吧,早走早好。於是第三步計劃開始拉開。因為石堅已經接到朝廷快馬傳來的消息。契丹第三批大軍撤出了邢州。從邢州再到朝廷,從朝廷再到他手中,然後再從池州將消息返回,這個一來一去,最少得十幾天。那時候契丹兩支大軍已經相隔甚遠,首尾不能呼應。蕭孝穆天大的本事,也不敢有所異動了。或者靠他在邢州城外的四萬軍隊,還有一半是女真人的,他就敢進攻京城。換作石堅本人也不敢。

石堅將大旗豎起來。一看到石字,江南叛軍更是望風而逃。石堅沒有來,都不是他的對手,況且石堅本人親來?

這就是石堅親自來到江南的好處,可以以最快的時間作出反應,讓天理教壓得氣喘不過來。否則現在李織大搖大擺地將印鈔機往某處一放,開印吧。馬上得亂。其實比起原計劃,石堅已經提前了近一個月的發動。否則石堅還要等呂夷簡回到京城,諸事安排清楚,才離開京城,直下江南。

但是這樣一來,所有部隊的速度加快。

範仲淹這一次不是因為梅雨,行軍這麽慢,而是在遮人耳目,一半的軍隊抽走了,他們跟隨著運武器的船只到了江寧後,武器下了船,可他們沒有返回京城,而是直下東海。撲向福建路。同時周美與楊文廣也拼了命,他們分別與範仲淹,狄青會面,帶著大軍一個向東,一個向南,繼續進軍。

這時候天氣熱,路也趕得急,許多士兵累倒了,那就在原地休息吧。等到病養好了,再與大軍匯合。直接丟下來。

相對而言,只有黃真文最悠閑,他帶著五千人,在海上轉悠著,早悶得發慌。

然後一批官員分成三路,進入範仲淹與種世衡還有石堅的軍隊。他們將要擔任各地的官職,不可能再用本地人,用得不好,萬一就是天理教埋伏下來的人,再出一個齊耿就是麻煩事。

隨著三路大軍開始行動。老種帶的大軍最多,達到了近五萬人,但其中只有一萬禁兵讓他練了大半年,管用,其余都是從湖北路(湖北南部,湖南西部部份地區),荊湖南路(湖南大部),江南西路(江西大部)趕過來的士兵,其中大部份還是廂兵,真正的禁兵很少。

但這次石堅有很大的用意在裏面。對於這些各地趕過來的廂兵,他將會有許多用場。對於其中極少的士兵,將會留下,他們將參加平滅天理教下一步計劃。大部份人對他們訓練,將作為這次叛亂地方的各個衙役和治安軍,對他們改土歸流。當然也要不了這麽多衙役與治安軍,那麽剩下的將再作返回原地。原地也不能一下子將軍隊弄沒了。但這一批改土歸流,將會再一次節約下來一萬多廂兵來。

因此他們訓練的方法也有區別,除了戰鬥,還有許多的一些知識。這一點呂夷簡也沒有反對,這對國家有好處嘛。他也沒有壞到無可救藥的地步。甚至他比種世衡做得還要好,所以石堅對這個人是哭笑不得。

當時石堅寫那封彈奏時,申義彬也在一旁看著,他還是在心中佩服,這是石堅愛惜人才,只是希望朝廷對呂夷簡警告一下。否則以他現在的地位,直接將他下放了,劉娥還不得不聽。

種世衡除了這一萬人,手上還有不少禁兵,也算是訓練有素,但他沒有敢動,屯放在各處,怕叛黨反襲贛江以西。這些人如果看到贛江以西兵力空虛,真會這樣玩。他們可不顧百姓死活。

其次就是範仲淹的軍隊,達到了四萬多人,但他手上能戰鬥的軍隊也不多,抽出一萬人,加上謝曉晨的八千多人,外加周美的四千人,全部南下了。但他沒有象種世衡那樣的顧慮,因為宣州的叛軍幾乎上一次全部被滅,對江寧沒有防礙。只是在浙西派上一些軍隊駐防就是。

因此他帶的大軍能打的只有五千人,但他所遇的阻力也最小,沿江一帶讓石堅練兵練得叛軍練得差不多了,宣州成為空虛的一片,許多百姓將城門打開,就等著朝廷來接受,特別是太平州,催得那個叫緊,派來的百姓都跪在地上不起來了。

可是歙州一帶的叛軍並沒有繳清,因此除了這五千人外,還有三萬多廂兵。

石堅還是那些士兵。不過這一路所有人視作最強的一路。有一個石頭坐鎮,那是一人可當十萬兵。就是只有五千人在手上,也沒有人敢小視。小視的人都成了他的俘虜或者刀下之鬼。

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其實不然,能打善戰的士兵並不多。但這三路大軍首領都不是小視之輩。石堅不必說了,種世衡同樣也是一只狐狸,範仲淹雖然欠缺一點,但有蕭小一做參謀,還有折繼閔、種古,山遇兄弟,這一班虎將,因此力量也是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