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裂(第2/3頁)

劉娥還是不服氣地說:“曹利用之死,羅崇勛關沒有參預其中,他去查案,也是奉哀家的懿旨前去的。”

要是在平時,王曾早就急了,這比勸劉娥不要穿龍袍還要費力氣。可現在一個在收拾行李要走人,一個抱著死理不放。他只好耐著心規勸。他說道:“太後,如果羅都統安心辦案,也就罷了,可是他卻借機公報私仇,誣蔑曹大人謀反。以一個宦官,誣告朝中一品大員,已經當斬。太後再想想,就算石大人這回的態度粗暴,可為什麽魯大人臨終前,連家事都沒有吩咐,而是委托石大人處理此事?石大人和魯大人與曹大人有恩否?與羅都統有仇否?”

說到這裏,王曾看著劉娥的神色,看到她有些意動,但臉上的怒容還是未減,他忽然想到了石堅的真正用意。實際上這次羅崇勛這麽大膽子,何嘗不是劉娥授意,或者羅崇勛也在揣測劉娥的意思去辦的。現在劉娥沒有了節制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石堅這次打擊野心勃勃的內侍,何嘗不也是對劉娥的規勸。

王曾又說道:“如果太後非要法外開恩,臣也是無話可言,只是石堅也要離開京城了。”

劉娥冷哼一聲:“他是不是又要草民累了。”

王曾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並且將石堅說的將禍害元昊十倍的事特別提出來,當然最毒婦人心他可沒有說。

劉娥又將茶杯扔在地上,厲聲道:“他這是在逼宮,他這是在誣蔑哀家,哀家什麽時候要殺他!好,哀家馬上將所有大臣召進宮來品品這個理,既然他說羅都統誣蔑曹利用該殺,那麽他誣蔑哀家該不該殺!”

王曾這時也火了,他也大聲說道:“太後,石大人也沒有說過太後肯定會殺他。臣只知道他說過兩句話。一是等到事情結束,大宋再無外敵,我還會呆在朝中?我還要留著這條性命,為大宋將這個狡猾的敵人消滅?他如果怕死,還會帶領著一萬人深入虎穴?臣沒有上過戰場,可也知道那時候每天都會是有可能九死一生。太後,勿要為一個太監傷了大臣的心!”

他只是告訴劉娥,別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了,人家石堅可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的人,他更不是貪圖名利,只是想讓宋朝強大才進入朝堂的。一旦事情一了,你想留人家也留不住。第二也是告訴她石堅要離開京城,可不是怕死,他留下這條性命,是為了幫助大宋消滅敵人。

這回王曾可真急了,石堅現在為了迅速離開京城,合府上下一百多號人全部在收拾東西,這個老太後還在這裏唧唧歪歪。

也許是王曾的大聲將劉娥驚醒過來,她囁嚅道:“可是哀家身為太後,他畢間是臣子。”

王曾這才長嘆一口氣,明白了,劉娥現在與石堅頂牛,已經鬧得滿城風雨,她是抹不開面子。他再次說道:“太後,劉備為了請諸葛亮,三顧茅廬,最後一次還在諸葛亮床前等了幾個時辰,省怕打擾他的睡覺,史書沒有說劉備失去君王之儀,反而說他們是君臣之間的典範。先帝臨去,托孤石不移,讓他以一少年身份,官居極品,使石大人最後終於將西夏平滅。讓整大宋的百姓稱道先帝慧眼識珠。就是石不移本人,對待百姓也從來不擺架子,要什麽面子,所以士兵才樂於被他而用。太後,知錯能改,特別是太後你,這更是美德。”

“好吧,哀家就聽從你的意見。但如果石堅妖言惑眾,事情沒有他所說的那麽嚴重,哀家一定嚴懲不待。”

實際上她等於是變向曲服了,旁人還會有可能,但石堅怎可能妖言惑眾。

劉娥傳旨讓石堅進宮。

王曾這才擦了一把汗,今天他可費了大心血。蔡齊與薛奎一旁暗暗向他挑了一下大拇指。這是王曾,如果換作他們,可說服不了劉娥。

一會兒,石堅進宮,並且趙蓉與趙堇一道伴隨。就是趙禎也看出來,她們是怕劉娥加害石堅,這是在保護他。

劉娥更是氣苦,所謂嫁出的姑娘潑出的水,這嫁出去才幾天,就吃裏爬外了。

等到三人行禮後,劉娥問道:“石不移,哀家問你,自先帝時,我們趙氏就對你不薄,不然你一個弱小少年,怎能深居要職?為何說哀家會殺你?你這是在誣陷哀家!”

石堅望著王曾。心說你也別出賣我吧。王曾一攤手,意思是說為了朝廷,咱家就賣你這一回吧。石堅無奈,所謂忠臣也就是這樣,首先考慮的是國家的利益,至於私人的利益只放在一邊。就象禹治水九年,過家門而不入。也許西方人不理解,而這恰恰時漢民族屹立於民族之林,文明永不衰落的主要原因。

這兩個人在使著小動作,可劉娥這句話將趙堇嚇壞了,她說道:“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