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出征

(寫這章之前,很是痛恨當年那個島國將東三省霸占,利用東三省上面的資源,不但挽回了國家的經濟,還使它變得更加強大,向其他國家侵略有了本錢。

其實這幾章,石堅已經布置了計策。但我怕大家看得累,放進故事中展開了。第四卷也要結束了。這是本書第一個高潮。第一、二卷是引子,第三卷是序幕的拉開。然後還有兩個更大的高潮。特別是第三個高潮,爭議的人會更多。但為了故事內容的跌叠,不得不這樣安排。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遇到主角困窘時也不要責備。每一次潮落意味著將會有更大的潮起。多謝。)

當然他們不知道這三億貫堆起來,會有多高,可是知道這是整個大宋現在兩年多的稅收的總和。這還是毛稅收,除掉了各項開支,以及還要不發生重大的天災人禍和戰爭,也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就是這樣,也把劉娥樂得開心不已。因為如果和真宗相比起來,三億貫是真宗時一年大宋稅收的六倍。

現在不要說石堅賣了部份礦藏(不可能石堅全部知道吧),還有牧場。就是石堅將整個西夏賣給商人了,也不會有大臣反對。這還不包括後繼商人對這些土地的開發,得到的產值為大宋帶來的巨大的稅收。雖然這些人有許多是保守的老儒,還有對石堅的反對者,可這錢太多了,多得將什麽都壓下去了。

連劉娥也在簾後小聲地問:“會不會是石大人寫錯了?”

那個念奏的太監彎下腰向簾子後面答道:“啟稟太後,石大人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這個錯誤他不會犯的。”

底下的大臣更是議論紛紛,這件事也太邪乎了,這個仗還沒有打,石堅只是拿來一張地圖,隨便在地圖上指指劃劃,就籌得了三億貫巨款,這些商人們是不是瘋了。不過也好,這三億貫,石堅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用在打仗上吧?

只要撥回來三分之二,不,一半,朝廷幾年內也不必為財政發愁。當然這是他們樂暈了。石堅就是再會鋪張浪費,也不可能用掉一億貫。(石堅掙錢的手段他們是知道的,可是無論他研發新事物,還是在陜西,那個錢,也花得他們心痛。)

但劉娥不放心,還是要太監把那個傳遞奏折的士兵帶到朝堂上,問他那些商人沒有生氣吧。

她這是怕石堅使用了什麽手段。

那個士兵答道:“那些商人沒有生氣,反而現在都會開心。”

還真是很開心。這次石堅籌款最大的項目就是礦藏。兩千億噸,這個數據簡直叫這些商人全部面紅耳赤,或者目眩頭暈。可惜他們手上的流動資金就這麽多了,否則石堅還會籌集到更多。兩千億噸,不要說全部開采出來,就是開采十分之一。那也讓他們賺翻了天。

一貫錢是不少,可能買到一百噸煤嗎?恐怕一百噸沙子也買不到。

拍賣結束後,許多商人還圍在石堅身邊,表示感謝。並紛紛表示,飲水不忘供源人,等到石堅將西夏安頓下來,西夏的馬路還是由他們來修,不需要朝廷的錢。

除了銀川平原,因為現在開采煤礦,需要馬路,將煤拉出去。還有河西走廊,他們也早想修一條馬路了。有了一條好的馬路,他們生產的貨物就可以更多更快通過河西走廓,傾銷到回鶻、塞爾柱、羅斯人等地方。這也關系到他們長久的利益。

石堅看到他們就象小孩子遇到過年一樣,笑笑不語。看似這些礦藏量大,可憑借現在的技術能開采出來多少,這還是他發明了炸藥,否則開采出來的比例還要小。同時還有巨大的人工費用、運費,以及設備和意外人身傷亡等等。當然,賺他們肯定是賺翻了,但不可能象他們所想像的那樣,將會以一回千回萬地賺。

不過這樣一來,以後西夏將會有更多的漢人生活在上面。並且還在向回鶻人的地方進軍。那麽只剩下契丹,他就可以幫助宋朝光復他前世中國的所有地方。至於大理段氏,他甚至想都沒有想過。那個大理,還值得他考慮麽?

眾位商人一開心,還大發善心,向陜西去年遭受災害的地方捐助了大筆款項。這也進一步緩解了陜西的財政壓力。現在陜西完全可以過渡到秋天,那時候各種建設以及農業都走上正軌,財政也可以入大於出。陜西將正式跨越宋朝富裕地區行列了。

同時,這一次蘇家大長臉面。蘇仕國的父親開心。作為主東,他將京兆府所有豪華的客棧包下來,安頓這些來自各地的商人。同時也將京兆府還有京兆府附近的幾個州府所有知名的粉頭也請來,陪伴這些同行。

他還安排了八個京兆府最有名氣的粉頭,陪伴他的親家老種。

老種讓這個親家熱情弄得哭笑不得,就是他喜歡這些粉頭們,也不會在兒女面前現這個醜,看到石堅招到款子了,連忙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