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三殺(下)(第2/3頁)

幸好在座的幾人都是元昊的死忠,否則要是野利仁榮在大殿上將石堅這三殺提出後,都會有一半大臣逃出西夏,帶著他們的族人主動投靠宋朝。就是這樣,這幾個人都是眉毛擰成一股繩了,一個個倒吸了一口冷氣。

元昊從椅子上坐起來。他有些急燥地問道:“那麽就沒有辦法了?”

野利仁榮搖搖頭,說:“不用猜測,石堅肯定會在這兩年內,乘著我們大夏最困窘的時候,進攻我們大夏。他不可能給我們時間將大夏的元氣恢復過來。因此我們只有做好兩步打算。一是陛下乘著石堅在坐等時機的時間裏,在大夏裏廣結民心,將仁政布施下去。一旦石堅進攻我們大夏,我們就可以進入山區,與宋宋軍遊鬥,擾亂他們的供給,同時挑撥我們大夏各部與宋朝的矛盾。”

他所說的就是李繼遷的做法,雖然這樣會使元昊很難受,從一個坐擁無數土地的國王變成了一個山大王。可也是一個措施。西夏民族繁多,就是李德明那麽長時間都沒有辦法解決,況且石堅初次進入西夏,他手上還染著許多西夏人的鮮血。這樣他們在暗處,就可以乘機唆使這些部族的不滿。同時西夏的大山眾多,如果元昊放下身段,躲進大山裏,宋朝軍隊確實難以發現。

張元也在暗處點頭。當初李繼遷一次次地被宋朝大軍擊敗,可一次次地逃了出去,最後在一次次過程中不斷地壯大,結果最後讓宋朝忍受不了殘重的損失,最後苟和。

野利仁榮繼續說道:“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們帶著大軍一路西進,將這片土地交與宋朝。到時候因為路途遙遠,宋朝對我們揚長莫及,憑著我們大夏的強大士兵,很容易在西邊那些小部族羅列的土地上占著一片土地生存,將我們大夏的血脈保存下去。”

這一條道路也是在漢唐最強盛時,許多蕃狄最後被逼無奈選擇的道路,他們有的一路行進了中歐,可大多數民族也永遠在這遷移的過程中消失了。

顯然元昊一不想放棄現在的皇位,二更不想象一群喪家之犬一樣,向西邊流浪。他更顯得煩燥不安,在大殿裏走來走去。現在興慶府的皇宮簡直還不如宋朝的一個商人家的府邸。皇宮還是那麽大,可到處是殘垣斷壁。元昊是想修,可那來的錢修。他回到興慶府後,只是草草修了一下了事。這個議事殿也沒有了當初的金壁輝煌,只是就著原來的墻壁,用幾根大木頭支撐著,上面蓋著梁瓦,四周用紅磚砌了墻壁了事。地面也是鋪了一層青磚,元昊的靴子踩在上面,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他走了一圈,說道:“那麽你剛才所說的三殺是什麽?”

野利仁榮心中一嘆。其實他早料到元昊不願意走這兩條道路。就是他現在無論采取進入山區與宋軍慢慢遊鬥或者進入更西的地方,都要時間準備。可石堅現在不會給他們留下多少時間了,如果現在不準備也就來不及了。而且他也預感到這兩條道路也是現在元昊最好的道路。元昊的不選擇在他的意料之中,可他還是有些失望。

他說道:“我開頭說過。其實問題的關健還在於石堅。只要宋朝沒有了石堅,士兵不但立即失去勇氣,也沒有更好的將領指揮宋軍,那麽就是他們進攻我們大夏,以陛下的本事,也可以從容面對。”

元昊點頭。他現在對於遼國或者是宋朝,他可以說一個懼怕的人也沒有了。至於那個宋朝的趙蓉或者遼國的瑤慧郡主,也許她們是有一點小聰明,可她們終究是女流之輩。打仗與玩小聰明更是兩回事!

還有狄青等人,他們太小了,還沒有成長起來。至於種世衡,他的影響力太小,指揮不動全部的宋朝大軍。範仲淹也是一個人才,可他只是一個文臣,自己不進犯宋朝,他們還敢進發西夏不成!

野利仁榮說道:“所以我想出了對他進行刺殺。現在陛下也看到了,隨著許多我們大夏的部族湧入了宋朝陜西各州,就是石堅也沒有能力將這些部族分別開來。其實這些部族大多是為了能夠生存,去到宋朝吃上一口飯的。”

聽了野利仁榮的話,元昊老臉微微一紅。的確,今天西夏到了今天的地步,全部可以說是他的個人所為。當初李德明留下的西夏是何等的富足,可只是幾年之間,就讓他糟蹋得一幹二凈,而且馬上連百姓吃飯都成問題,不得不到宋朝乞食,可這一來他們還能回到西夏來麽?

這時候嵬名守突然插言道:“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在關健時,自救。”

“什麽方法?”元昊問道,現在主意越多越好,只要能將眼前這幾年難關渡過,那時候天高他飛,海闊任他遊了。

嵬名守說道:“現在我們可以借著湧入宋境部族繁多之時,安排一些忠心的部族進入宋境。特別讓他們有機會進入陜西各個州府的城池裏。如果石堅帶著大軍進攻我們,那麽他們可以利用陜西空虛的時候,將這些州城拿下,到時候宋朝大軍進退失倨,反而我們就可能反敗為勝,一舉擊潰宋軍。到時候我們大夏之困也就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