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用彼之道(上)(第2/3頁)

他在宋朝文壇的地位,使人忽略了他身上還有的一點。其實石堅今年十八歲了,身體也開始長得齊整,雖然力氣還沒有達到頂峰,但已經正式成為一名青年。雖然他沒有狄青那樣的武力值,可他也高大結實,並且還經常煆練身體,打太極拳,所以他的力量和反應速度還是勝過常人的。只是比起狄青朱恥這些牛人,還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他與範仲淹、夏竦這些純文人不同,他至少可以輕松地應對普通的西夏士兵。

現在劉娥先將他從延州調回,使得大好局面一再失去。然後重用夏竦這個比趙括更差的文人,使得十幾萬宋朝最精銳的士兵丟在此處。要知道這些士兵將是他以後幫助大宋振興輝煌最重要的棋子。並且使得局面如此惡劣。他心中正憋著一肚子氣,他不能將這氣撒在劉娥身上,可拿這些西夏士兵撒氣總是可以的。

現在他騎在馬上,帶頭在向前沖。他的身上都染滿了鮮血,就象一尊魔神一般。如果這時候有旁觀者說這是石堅,肯定會讓別人鄙視地說:“吖,石不移是什麽人,他平時穿著白衣服,揮揮小扇子,就打敗了敵人,你怎能將這個武夫當作了石不移,你腦子不會有熱吧。”

石堅現在也顧不得風度了。他知道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興慶府控制,這樣他才能順利地將計劃實行。並這還是次要的。最主要他得知元昊正在皇宮,他們這一次行動是如此順利,速度快得讓自己都不感相信,因此他判斷出元昊現在很可能沒有逃走。只要抓著了元昊,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將所有問題解決。

他揮了一下戰刀,低吼一聲:“活捉元昊!”

他身後的宋兵聽了他這一句話,全部大吼:“活捉元昊!”

此時元昊好不容易弄清,宋軍是從西門殺進來的,然後分成兩路,一路向南,一路向北,滅掉了鐵鷂子和衛戍軍,也就是說他已經占領了西門、南門和北門。興慶府共有六道城門。東西各一道,南北各兩道。那麽只有從東門突圍了。

其實他不知道石堅那道門也沒有占領。統共只有六千來人,應對興慶府內近兩萬軍隊,這純粹是石堅利用這是黎明時分,許多士兵還在睡覺,加上這是西夏腹地,西夏士兵防守松懈,他才敢這樣做的。就是這樣,石堅也不也將兵力分散,去把守城門。

但元昊不知道啊,他根本想不起來石堅吃了熊膽豹心,居然敢只帶著六千幾百人,就來攻打興慶府。按照他的想法,不知道石堅是從哪裏直降到興慶府的,可最少不說有一個五萬六萬人的,也有一個三萬人吧。

當然石堅也想帶三萬五萬的,可是這麽多人經過夾山,就是西夏人沒有反應,遼國人也有反應。現在遼國雖沒有同西夏合夥穿一條褲子,可能夠對宋朝落井下石,他們還是願意做的。甚至他們得知自己就要這些隊伍裏,都有可能乘著自己兵力分散開來,分頭包割。這一萬人是他能過夾山走私商人的數量計算的,最大範圍。也就是說,超過了這數量,就會引起遼國人的懷疑。

況且以後的行動中,隊伍越大越雍腫,不利他脫身。當然活捉了元昊,就什麽煩惱也沒有了。

想到這裏,他再次底吼一聲:“活捉元昊!”

元昊不愧為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家,他先是聚齊了幾百宿衛,然後還來到一個樓上邊看一下環境。正好看到石堅一馬當先的在不遠處殺來。石堅他認識啊,在馬頭山的山谷裏,他面對自己七八萬大軍,彈笑自如,那個瀟灑飄逸的場景,叫他到現在還難以忘記,甚至都成了他的夢魘。

可這還是那個揮小扇子的石堅嗎?

他穿著一身西夏盔甲,所向披靡,盔甲上也濺滿了鮮血,眼睛裏閃著紅紅的血光。

如果在平時,他能立即將兵力布置起來,乘這個機會,將這個心腹大患擊斃,可現他那敢?況且他又那來的兵力。跑吧!

元昊帶著這幾百人,倉惶而逃。甚至比上次在延州還不如,上次他身邊好歹還帶著幾千人,可這次身邊只有幾百人,而且一半連盔甲都沒有帶得及穿。

他向東門逃去。此時東門也堵滿了向城門逃竄的百姓,以及達官貴人。這使得他們逃跑的速度象蝸牛一樣在爬。

元昊說了一聲:“殺!”

說完帶頭舉起了大刀,向著自己的同胞揮去。

主子既然帶了頭,這些個宿衛也想逃命啊,他們一個個揮起手中的武器,向這些無辜的百姓砍去。

他們終於用自己族人的鮮血,沖開了一條血路。向東門沖去,可憐他們連身後這些百姓的哭罵聲,詛咒聲也都當作沒聽見。況且他們現在連頭也不敢回。

石堅終於殺到了元昊休息的寢殿,當他看到那個躺在血泊裏的婦人屍體時,就知道元昊已經逃出了皇宮。他抓起了一個還沒有來得及躲藏起來的老太監,用刀架在他的頸子上問元昊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