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交談(第2/2頁)

只是他看著這田間東倒西歪的秧苗,疑問道:“石相公,你這種方法管用不管用?”

石堅自信的一笑,說:“範大人,這個請你盡管放心,如果不管用,第一個找小子算帳的是小子祖母。小子沒有把握,不敢妄為。”

聽了他這樣說,範仲淹和陶知州都微然一笑,他們知道這個少年孝順,可那個老太太也是,要這個少年想什麽讓旱地長出莊稼的辦法,這不是在為難人嗎!

石堅又想起真實歷史上範仲淹發動的慶歷新政,可後來也失敗了。他和寇準、王安石一樣,都懷著大志,但都犯了急天求成的毛病,不顧及實際種種勢力矛盾,這也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為什麽鄧公會改革成功,他是一點點放,一點點試驗,直到人民看到好處,才慢慢接受。這三人,寇準失之為驕急,王安石失之為驕固,範仲淹稍好一點,也是目標定得太大。

於是他說道:“而且這樣也有一個好處,成功了隨之會傳遍天下,失敗了也就這方圓一片土地受損。如果小子在朝堂之上,一道命令而下,成功了固然使大宋受益。失敗了那麽後果不堪設想。縱然小子有點小聰明,可人無完人,物無完物,萬一是小子疏忽,或者是什麽地方沒有想到,就會造成災難。所以政事的改動,要小心翼翼,先試驗,成功了再推廣,這才是革治的關健。”

一席話說得範仲淹心裏驚疑不定,這個少年似乎看到了他內心的想法。

石堅又拍了一下,身旁的青松說道:“大人之氣度堪比這青松,峭然獨立,縱使雪壓枝頭,青意也是蔥綠一片。可大人不要忘了,別人和大人不一樣,天下青松固然不少,可更多的是小草柳楊,只有等到春天來臨,才迸出綠意。光靠這幾棵青松不能迎來春天,而是萬物復蘇,才能說春天來到。”

他說得很含蓄,他意思一件事物的改革,不能考慮自己的感受,也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各方面的利益不會受損,才能得到全面的推廣。

陶知州聽了以為他只是隨口發出感概,只有範仲淹聽了若有所思,在回去的路上還在沉思。

這時也到了吃中飯的時候,石堅招待了他們吃了中飯。範仲淹還不覺得,只有陶知州越發對他注目了。這個少年從搬到新居後,從沒有給人倒過茶,更沒有留下任何官員吃過飯。今天卻為這個八品小官破了例。並且範仲淹離別時,石堅還將他送了很遠。

這件事也隨著陶知州的奏折加上《三國》一起獻在宋真宗的書案上。

宋真宗愕然,這個範仲淹是何許人也,問了半天,文武百官居然連一個人也不知道。

宋真宗想到那個神奇跡少年第一次看中的官員究竟是什麽樣子,於是下了聖旨,讓範仲淹進京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