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正面對敵

幾乎同一時間,外六陣和中軍陣的所有士兵都舉起了盾牌。

與東瀛盾兵的散亂不同,唐軍的盾兵同時起盾,並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保護身後之人。

每個陣有千多張盾牌,同時舉起後形成一道兩人高的盾墻,將東瀛羽箭紛紛擋落。

東瀛幾波箭雨過後,唐軍和新羅大軍竟奇跡般的只有百多人傷亡,與東瀛被羽箭射殺的兩千余人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李滄海後來才明白,東瀛的弩兵雖多,但羽箭質量遠遠比不上大唐。

唐軍弓箭可以射三百丈,而東瀛的弓箭只能射一百丈,和唐軍相比,東瀛就是鄉間土匪,甚至連大唐土匪的裝備都不如。

究其原因,不外乎東瀛物資匱乏,生產力低下,這才造就他們劫掠的天性。

東瀛大軍的裝備雖不行,但他們卻占有人數上的優勢,踏著被羽箭刺殺的倭寇屍體,後面的東瀛大軍很快沖到了陣前。

外六陣的唐軍將士,立即放下盾牌,槍兵挺槍而上,自盾牌縫隙之間挺槍疾刺。

三萬東瀛大軍,猶如潮水一般圍剿而來,除了對付外六陣的倭寇之外,余下倭寇紛紛自外六陣的陣與陣之間的空隙沖入內圈。

眼看著近萬人的倭寇已經自外六陣的四個方位,向著中軍陣沖來,李滄海立即命旗兵揮旗變陣。

頃刻之間,外六陣急速收縮,很快竟形成一個偌大的圓圈,將東瀛大軍攔腰斬斷。

李滄海羽扇一揮,中軍陣的一萬新羅將士立即朝著沖進陣中的東瀛倭寇殺去。

而與此同時,外六陣中位於最內側的弩兵,紛紛換成短兵,也殺向入陣的倭寇。

進入陣中的倭寇頓時陷入了前後夾擊之中,他們這時才發現,他們被反包圍了起來。

外六陣的盾兵和槍兵拼命抵擋著外圍進攻,給陣中的襲殺創造機會。

陣中的倭寇數量雖有一萬之多,但在前後夾擊之下,頓時陷入混亂。

何況,除去新羅的一萬將士之外,還有六千唐軍弩兵,陣中倭寇也就沒有了人數上的優勢。

加上,突然被包圍,以及前後夾擊的恐慌,讓進入伏擊的東瀛大軍士氣大減。

陷入軍陣之中的松下,有些氣急敗壞,他大聲罵著唐軍陰險狡詐,邊目光閃爍的在人群之中找尋李滄海的下落。

忽然,他的眼睛定格在了馬車之上。

那裏,李滄海正凝視著整個戰場上的情況,以便及時做出變動。

就在這時,松下突然將手中兵器對著李滄海投擲了過去。

鋒利的長刀自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從側面直往李滄海的脖子飛去。

正在分析戰況的李滄海,敏銳地察覺到右側一股危險逼近,他下意識的一低頭,那利刃頓時貼著他的後背擦了過去。

而在他左側護衛他的狄晴頓時大怒,她突然跳了起來,一腳在兵刃之上,將兵器踢的淩空掉調了個頭,而後在兵器未落下之際,再是一腳直接踢在刀柄上。

那狹長而鋒利的太刀,頓時攜帶著比之前還要淩厲的速度,直往松下而去。

“啊!”

一聲慘叫,松下未及躲閃,頓時被自己投出去的兵器給穿了個透心涼。

親自上陣殺敵的新羅王見狀,立即跳了過去了,直接一刀將松下的腦袋給砍了下來。

他擦著臉上的血水,將松下的腦袋高高舉起,大喝道:“倭寇大將已死,眾將士,殺!”

那些新羅士兵見狀,頓時士氣大振,突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而東瀛倭寇,則在看到松下大將的腦袋之後,士氣急速下降,防禦也變得松懈起來。

趁此機會,唐軍和新羅大軍前後夾擊,一舉斬殺了五千多名倭寇。

余下倭寇則在包圍圈中垂死掙紮,等待外面的倭寇沖破包圍圈前來救他們。

但外六陣的唐軍皆是驍勇善戰的將士,槍兵和盾兵之間,配合默契,一防一攻,將外面一萬余的倭寇硬是給攔在了外面。

此番,織田行信只出動了三萬人馬,在人數上來說與排兵布陣的唐軍和新羅軍人數相當。

但相同兵力的情況下,就要看戰鬥能力的強弱了。東瀛倭寇的單兵作戰可能不差,但若論起群戰,東瀛倭寇就遠遠不及唐軍。

畢竟,這打仗不是單靠一人之力便能取勝,而是靠的整支隊伍的運轉。

唐軍時常演練,雖對各種陣圖不甚熟悉,但對布陣之法卻並不陌生,且兵種之間的配合也極為默契。

加上倭寇士氣大減,唐軍則越戰越勇,入陣的倭寇根本不足以抵擋唐軍和新羅軍的前後夾擊。

整個六花陣,殺聲震野,到處都是慘叫之聲。

可偏偏外圍的萬余倭寇又沖不開唐軍的防禦,反而傷亡不斷增加。

唐軍雖說也有著些許傷亡,但每當身邊之人戰死,身旁之人就會主動靠攏,雖說包圍圈逐漸減小,但唐軍的防禦卻始終沒有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