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利前無義

李謹是一個例子,華州這幾年的興旺已經是讓許多人,特別是那些讀書人們不再巴望著回到大明。

大明的讀書人總是有這樣的習慣,只要是念了四書五經,就要考個功名出來,成了秀才之後,就是舉人,舉人之後進士什麽的,到時候搞個官做,自然是財源滾滾嬌妻美妾,所謂的萬般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概念就是這麽來的。

華州的武人主政,給不了這些人希望,盡管識字懂得文化的書生們,可以憑著自己的知識在華州的各級衙門裏面取得一席之地,也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江峰體系下面的官吏,都有頗為豐厚的報酬。

但是對這些讀書人來說,溫飽僅僅是一個方面,還要有政治前途,從前他們看不到,所以對華州也是不冷不熱的樣子,現在的李謹實實在在的樹立在他們面前,一個秀才出身的扼貧寒之士,居然能夠做到樂浪知府這樣的位置,先不要說他高的嚇人的收入,手下管著百萬人,將近相當於大明半省的地盤。

這官位,即便不是大明又能如何,這個例子讓讀書人們都是動心了,就算是能回到大明,自己能靠上更高的功名也未可知,況且來到華州的,舉人也沒有幾個,大多數是秀才童生。

說白了這些人屬於文人的最底層,回到大明也不會有什麽立竿見影的改觀,在明朝做官肯定是要舉人之上的身份,哪裏會有他們的位置,可是在這裏卻有一條金光大道展現在他們的面前。

樂浪府下面共有四縣,每縣都有知縣,這些位置也是由華州出身的讀書人擔任,大家都知道,關外,夷州,還有馬六甲,都還沒有民官的設置,這麽說起來,可還有許多的官職虛位以待。

競爭這些位置,可是要比大明去科考功名容易許多,所以李謹的任命一出,原本人手不足的各個華州機構,突然變的熱鬧起來,倒不是辦理公務的人有多少,這些全都是來應募,看看能不能在裏面尋個差事的。

在大明,滄州那幾家據說是因為信仰神佛,多日行善才有好報的商戶,獲得了可以幾倍於從前產量的器械,現在已經是在山東北直隸甚至河南一帶流傳開來,大批要運送到南方售賣的棉花,都是被截留了下來。

突然之間,在江南的十三商會,發現自己手中的棉布銷售不出去了,很多的海商們,寧可是在林家島和華州進貨,也不會來江南了,雖然對於朝著北方海面上貿易的船隊來說,來到南方的路程雖然遠一些,可是貨物的便宜價錢足夠是彌補多出這一段路程的費用,不過突然間,銷售量大跌。

松江在最巔峰的時候,一年千萬匹的出產,在這麽大的數量當中,其實海貿占據的比重並不大,很多是供應大明國內的需求,可是在需求最旺盛的夏秋之交,數量卻比往年跌了不少。

本來松江的棉布產出一直是供不應求的局面,行走大明的布商和海商們一直是擡價競爭,往往是海商給出的價錢比較高,所以站得優勢很大,這一次,以往來江南采購布匹的北方商人們,都是很少出現。

松江的手工工場商人並不著急,反正海商們還會大舉的買進,囤積起來等待第二年,賣給海商的價錢更好。

誰也沒有想到,到了初秋,還是沒有什麽商人上門,這些從來都是只管生產不考慮銷售的手工工場主們開始慌張了,不過讓他們驚慌的事情,顯然不光是這一件,去年這個時候,北方的棉商也要把大批的棉花運送過來,但是今年也沒有看到。

十三商會終於是著急了,派出了手下的人手去京師打探,在這些大商人的心裏面,出現這樣的場面,肯定是和朝廷官府脫不開什麽關系,但是派去打探的乘坐船只到了濟寧府的時候,就知道沒有必要再前行了。

在那裏棉船甚至是堵塞了河道,原來主要是糧食和南貨裝卸的碼頭上,現在堆積的全是棉包,大批的商人們在那裏吆喝著買賣。

在消息傳回江南之後,幾乎對鄧閩發明的機器有所了解的人,都是從各處得來的情報中,判斷清楚了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北方布匹的價格突然的大幅度降低,對於原材料棉花的收購量大幅度的增加。

做了這麽多年生意的商人們,自然不會相信什麽鬼神的傳聞,唯一可以聯系的上的,就是鄧閩發明的那個神奇的機器。

和一開始就蹦出來打壓誅殺鄧閩,不讓這種破壞行業平衡的器械出現在世間的商人們,特別是十三商會的那些高級的豪商們,那些商鋪和商號的老板們,絲毫沒有什麽十三商會的情義,直接就是讓自己的手下和掌櫃去北方可以買到便宜布匹的地方進貨。

那幾個掌握許多手工工場的商人們,則是紛紛的拿出了鄧閩那些器械的圖紙,盡管那個器械當時十三商會的人立下了所謂的血誓,來維護這個機密並不被泄露到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