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聖道教

在華州的各個民衛之中出現了一名仙風道骨的道人,每日行走在大街小巷,宣講道教的經義,且治病為善。

和那些靠著符咒儀式抓鬼的道士不同,這位道人身邊跟著幾位道僮,為人問診治病,解決疑難,代寫家信之類的活動,華州十鎮之中,生活雖然是過的不錯,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不過當日遷徙之中,大多是務農為生的農戶,醫生和其他各種職業的人非常的缺乏,特別是醫生這種對於專業的知識有很高要求的人。

雖然說,劉順驊也有意識的引入了一些藥鋪和醫館,畢竟是杯水車薪,所以這個道人特別的受到歡迎。幾乎是每到一地就會有大批的民眾信仰這名‘沖方道士’所宣傳的道教,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被稱為道士,走過三個民衛之後,已經是變成了‘沖方真人’。

太守府的衙役和民衛的民官們第一時間就是發現了這個沖方真人的活動,自古為亂大多是接著宗教鬼神的煽動作亂,在華州這樣的專制地方更是嚴防死守,沖方道人所傳的‘聖教’也不是大家聽聞過的什麽道派。

劉順驊可以說是博覽群書,對於道教的經典也是頗有涉獵,他從手下衙役和官吏交上來的那些記錄上面看,這個沖方道人所傳授的教義,和全真,龍虎這些正在大明風行的道派還是有些差異。

教義之中純講老莊,說起來,當年道家沒有和方術合流的時候,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其中卻有些微妙的差異,老子的小國寡民,莊子的相濡以沫,都是比較消極和沉浸的思想,不過沖方道人卻是專說‘逍遙遊’。

說的是這一段:“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這段本來是說人生苦短,什麽事情都是無所謂的,可這沖方道人的演繹解釋是,正因為人的生命這麽短,才要在這短時間中最大的放射出個人的光和熱,所以不枉來這個世界上走一次。

還沒有聽說過那個道門的教義是如此的讓人奮發向上,這就是標準的邪教,而且沖方道人的教義,還有什麽彼此幫扶,攜手共濟之類的說法。接著給人治病,解決疑難的善意舉動,真是大德民心。

警惕的華州太守劉順驊給華州都督府寫了行文,江峰現在不在,羅義和劉十二還有楊大是三人合議,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劉順驊的要求稽查鎮壓的行文沒有什麽回音,劉十二的回信是都督府自有處置。

說是自有處置,可是沒有什麽別的動作,反倒是任由沖方道人在那裏傳教,劉順驊也是有些明白了,這可能是有官方的暗地默許才會有這樣情況。

身在異地,華州和夷州的居民都是需要有些精神上面的寄托,可是從前嚴禁其他宗教傳播的時候,作為華州和夷州唯一允許傳播的宗教,基督教傳播十分之廣,特別是工匠和軍人們皈依的更多。

尼德蘭人們傳播的基督教畢竟是西洋的教派,和漢民們還是有許多水土不服的地方,這次所謂的‘聖教’出現之後,一時間人人信奉,甚至許多原來信奉基督教的也是紛紛的改信。

更加有意思的是,一向是講究要融入漢民的尼德蘭人們,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也對這個‘聖教’感興趣。

一時間沖方真人簡直成神了一般,當然,他的名聲更多的是來自治病救人的慈善之舉,然後江峰預留在都督府的信箋被劉十二送到了華州太守府,當日江峰的考慮是如果陳沖的民間傳教的效果不理想,那麽就會用官方的力量來宣傳,如果是現在的這種情況,那就會用官方的力量來推波助瀾。

在陳沖開始傳教的兩個月之後,華州太守劉順驊親迎十五裏,迎接沖方真人,算是官方對聖教的承認。

沖方真人和他的高級追隨者們住進了由官府修建的華州大道觀,並且在各地修建道觀,大道觀裏面常年的傳授經義,培養教徒。不過有意思是的,傳授教義的課程時間遠遠少於傳授醫學的課程時間。

不管是在仁川附近的大道觀還是各個鎮的道觀裏面,主要的任務都是當作醫館,治病救人。

信仰聖教的信徒只需要定時的奉獻,就可以受到不錯的治療,那些不信的就要繳納相對昂貴的診金,實際上,所謂的奉獻實際上就是打過七折之後的診金,當然,如果有人熟悉那些突然冒出來的道人,就會發現,這些道士從前往往是在大明某個藥鋪或者是醫館裏面的掌櫃或者是醫生。

在華州信仰基督教也不會得到免稅或者是法律庇護之類的特權,當然所謂的聖教也做不到這一點,本來威斯康靠著自己的努力已經是把教徒的數量發展到了三四萬人,被聖教這麽一沖擊,信徒迅速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