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方騎士階層的雛形(第2/2頁)

四百年前的歐洲,當時歐洲頻頻遭到外來民族的侵略,南有穆斯林,北有維京海盜,東有馬紮爾人(匈牙利人的前身)不斷寇邊。

洛爾河到萊茵河之間遠離勞作的貴族子弟從小就要接受格鬥技巧和馬術的訓練。毫無疑問,最早的騎兵和騎士都是貴族和有錢人。

因為只有他們才有能力購置昂貴的裝備:自己要三到四匹輪換的馬,每匹馬會吃掉大量的糧食,盔甲都要去鐵匠鋪量身定做,此外還有扈從的裝備,這是種極大的花費,這樣的開支,平民是無法承擔的。

騎在馬上的武士階層同時也是貴族階層,出身的優越必然伴隨著對低等級的蔑視,他們找到了共同的愛好:戰爭。同羅馬時代類似,中世紀的貴族組成了重裝騎兵,成了那個時代軍隊的主力。

此時關外墾殖莊園的護衛隊員們和這種騎士何其的相似,這些護衛隊員的出身姑且不論,他們在關外出身立命的本錢就是他們的武藝,他們的武器,他們的戰馬,江峰作為領主授予他們土地,他們像江峰效忠,為江峰征戰,向江峰繳納賦稅,並且對下屬的平民有保護的責任。

護衛隊員們的財富和地位和戰爭息息相關,西方的騎士們喜歡戰爭,護衛隊員們同樣是如此,他們只有不斷的掠奪和征服才能維持自己的地位,擴大自己的財富,才能在江峰的系統裏面得到信任的地位。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輕視武人的傳統,武人在打天下和亂世的時候,地位比較高,若是承平的年景,文官集團總是會迅速的壓過武官,並且把對方排擠到政治的邊緣角落。武臣勛貴們的後代,或者是做個富貴閑人,或者是改換門庭讀書科考,當然也有很多人死在了戰場和清洗之中。

護衛隊員們雖然是家眷都在關外,已經不算是大明的臣子了,可是他們仍然是漢人,幾千年來,文化和傳承上都不會改變的漢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鳥盡弓藏之類的混賬經驗和血淋淋的事實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他們,即便是在自己以武力為生撈到了地位,財富,土地。

可是他們的家人如果繼續從事這個,還會不會有這樣的收益和好處,歷朝歷代的武人大多數就是為了這個原因慢慢的被消磨掉了他們的武勇和強悍,變成了柔弱的文人,一代代的就這麽纖細了下去。

江峰現在有一個如何讓自己的勢力如何強大起來的清晰概念,不過他並沒有什麽太準確的精神構想,比如他要建立的體制是什麽樣子的體制,大明是完全的儒家之法治國,可是現在他在用什麽方式治理華州,夷州和關外,似乎除了獨裁的軍事體制之外,也沒有什麽別的可能。

不過有一點十分的明白,那就是江峰不喜歡把自己管理的軍隊和人民變成和大明那種文官為尊把持天下,武官勛貴都受到節制,除了發財再也沒有什麽別的事情可作的局面,軍隊越來越敗壞。

如果是那樣,那何苦要費盡心機的獨立在大明之外,憑著江峰的勢力和關系,官場上的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要保持那些護衛隊員還有團練們的戰鬥力,江峰用的方法頗為的簡單,或者說是庸俗,那就是用利益來誘惑他們,江峰給他們掠奪外族和壓迫奴隸的權力,同時還讓他們自己去戰鬥。

為了更多的財富和保持住這些財富,護衛隊員們必須不斷的去劫掠非漢民,對奴隸們保持兇悍,為了維持這種地位,他們必須不斷的強化自己,提高自己的武力。

事實上,在六十年之後,護衛隊員們形成了大概八千位有爵位,有土地的世襲勛貴戰士。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