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濟州島 趙三水

濟州島的海上位置並不重要,中國到日本九州和其他港口的航線根本不經過這裏,沒有海上的貿易,又是個鳥不生蛋的島嶼,趙三水手下有三艘武裝炮船,四百戰兵。江峰在他離開的時候也是承諾過,不要擔心給養,所有的東西都會有人接濟,對於李和尚率領的船隊來說。

每月在從九州回程的時候,給濟州島上面補充給養也很是方便,船多走兩天路就是了。不過趙三水既然這次被派了出來,心裏面也是不免有些雄心壯志。要是靠著路上的接濟才能吃飽喝足,總覺得有些沒有出息。

四百戰兵加上三艘武裝炮船上的武裝水手,一共有六百人左右,島上一共也就是三千多的朝鮮人,這些人平日裏面就是在島上貧瘠的土地上面耕種些莊稼,主要的收入是靠著女人們下海撈取珍珠和海產品去大陸上換些錢財和糧食。

自從那二百多倭寇上島之後,島上的人過的日子更加的悲慘,因為這些倭寇的本事也就是去陸地上劫掠一番,朝鮮的沿海已經是讓倭寇和本國的海盜給搶劫的差不多了,根本沒有什麽油水可以撈,倭寇們只能是在島上的居民身上做文章,可是這點人能做什麽文章,就是石頭裏面榨油又能榨多少出來。

苦不堪言的濟州島民們沒有想到明朝的軍隊居然會上島來,朝鮮一向是把明朝看成是上國,心想這可是盼來救星了,難道是來趕跑倭寇,解決我們的嗎?

趙三水離開登州的時候,江峰跟他說了一個原則,關於如何對待外國的原則,除了明朝人和登州營的人,其他人都不是人,之所以要把登州營的範圍單獨劃分出來,因為在登州的煙台山附近還有一百多名白人。

在江峰的身邊,趙三水早就是見慣了血腥,從來不是悲天憫人的角色,濟州島除了簡單的漁港,根本沒有什麽像樣的港口,三艘武裝商船停泊的位置還是算是天然港,但是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

必須要修建港口和工事,趙三水一聲令下,二百名走投無路的倭寇俘虜和島上的三千多朝鮮島民都是被驅趕到岸邊開始了各項土木工程,這種繁重的工程在第一天就因為士兵用火藥炸石頭的時候操作不當,死了十個人。這三千多人卻什麽多余的事情都不敢做,岸上作為監工的五百人明軍手中的大刀和長矛,海中武裝炮船的黑黝黝的炮口,讓這些天生的弱者們心裏面產生害怕。

不知道從什麽時代開始,朝鮮半島就成為了東北亞的浴室拖鞋,不管是誰都可以在他的領土上蹦達一會,只有他們自己不能。這麽多年的弱者地位,讓這些人早就是懂得逆來順受的道理了,特別是在刀劍和槍炮的下面。

在山東的時候,登州營要雇用地方上的民夫,都是按照公價付錢,而且還要稍高一些,這也算是收買人心,至於在濟州島,趙三水可沒有想那麽多,修建港口平整道路的報酬?什麽還想要錢,唯一的報酬是你可以活到明天。

在這種四面環海的孤島上,防備海上的危險也是必須的工作,四百戰兵除了每日在這裏監視苦力們的勞作之外,也是輪班的戒備,定期的環島巡視。至於三艘武裝炮船,則是輪班的出海轉悠。

趙三水則是經常在船上跟著出去,濟州島距離朝鮮的本土約摸兩百裏的樣子,不過這個並不是他們擔心的,前一段時間的武沉那句‘朝鮮有官兵嗎’的反問句倒是打消了他的不安。

不過趙三水倒是發現了一個事情,就是自己這樣的炮船在海上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不是說這個炮船的樣式,而是來往的船只壓根都沒有炮這個東西,這可是說明現在這片海面上的拳頭是他趙三水的最大啊。

雖然來往於這片海面上的船舶並不多,但是趙三水可不想把留給自己的三艘炮船就這麽停泊在港口裏面作為自保的工具太可惜了。

登州的武裝商船,因為軟帆和龍骨的存在還有改進的各種技術細節,所以對風的利用率更加的高,更淺顯的說,就是速度更加的快了。

只要是路過濟州島海面的船只,還真沒有追不上的,偏偏這條航路還真是那些從對馬北面過來的船只必須要走的路線,第一次,趙三水只是帶著一艘炮船出海,結果有五艘船組成的船隊路過。

對方顯然是沒有想到在這裏的海面上居然有這樣的船只存在,趙三水和武裝商船的上面的水手也是沒有想到遇見了商船應該幹什麽,雙方在十分近面的距離上擦身而過,兩邊的船員在船舷上大眼瞪小眼。

開了過去之後,趙三水才是反應了過來,扯著嗓子大喊道:

“這片海面可是老子的地盤,過路要交買路的銀子,交錢,交錢!”

他畢竟是在陸上的軍官出身,對於海上的旗語,燈火之類的交流方式頗為的不熟悉,不過好在武裝商船上的水手反應的很快,立即用對面船只上面對方理解的方式傳達了過去,現在的東亞海面上漢語就是通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