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8章 不可避免的一戰(第2/4頁)

二條康道雖然著急,但是他也不敢對周璞無禮,只好耐著性子不斷勸說周璞,同時還以各種方式來恭維周璞,以便讓他感到朝廷的誠意。

就在他們兩個各懷心思在牽扯的時候,隨著準備工作來到尾聲,黃昌國也終於帶著大炮回到了軍中。這些朝思暮想的大炮來到軍中之後,周璞這才放下了之前的一切疑慮,開始在黃昌國的輔佐下準備發動對姬路城乃至近畿地區的總攻。

在他的號令下,他手下的將領和大名們開始重新部署軍隊,大量的軍隊從休整的營地當中傾巢而出,向數十裏外的姬路城壓了過去。

此時的姬路城當中,也是一片騷動,仿佛感受到了大漢軍隊這段時間內的緊密籌備時所帶來的緊張空氣一樣。

城中最中心的大天守閣,因為位置最高、防衛最嚴密,也就成了京都所司代板倉重宗的駐節地,而因為他在這裏,這裏也就成為了整個近畿地區幕府軍隊暫時的神經中樞。

自從大漢軍隊開始迫近播磨國境內之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員在這裏往來,將消息和文書四處傳遞,也讓這裏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幾乎在大漢軍隊整體開始重新部署的時候,散步在各處的哨兵和偵騎就已經將敵軍的動向巨細無遺地傳遞到了這裏,也讓他們再也沒有了僥幸之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漢馬上就要對我們這裏發動總攻了,”在大天守閣的廳堂當中,板倉重宗嚴肅地環視著面前這一群跪坐著的大名和武士們,“諸君,為,報效幕府大恩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他說得十分平靜,而其他人也表現各異,有的人平靜,有的人亢奮,有的人則顯得明顯有些恐懼。

自從大漢軍隊來到他們陣前的時候,這支軍隊所帶來的壓力,一直都讓他們緊張不安,縱使明知道他們一定會打過來,但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人忍不住恐懼。

這些恐懼的人當中,就包括了姬路藩的藩主本多政朝。他從小養尊處優,身體又不是特別好,所以對殺伐一直都十分厭惡,更加舍不得將自己斷送在這種無妄之災當中。

“所司代大人,現在姬路城的防禦,沒有問題吧?”在一片寂靜當中,他縮了縮身子,有些遲疑地問。“雖然姬路城防禦十分堅固,但是素聞漢寇炮火犀利,如果我們不小心應對的話,恐怕會吃大虧。”

“根據前線送過來的情報,漢寇專門從海上運來了一些大炮,而且已經將大炮運到了他們的軍中。”旁邊的一位家臣為藩主補充,“這些大炮,想必是專門為進攻姬路城而準備的……”

雖然這位家臣停下了話頭,但是大家都已經明白了他的潛台詞了——大漢軍隊最近這些時日十分平靜,顯然就是在等待這些大炮的支援,而既然這些大炮值得他們如此等待,那麽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想到被鋪天蓋地的炮火所轟擊的場面,每個人的心頭都好像多了一塊沉重的大石,因而氣氛也就變得更加壓抑。

在這一片寂靜當中,板倉重宗不動聲色地看著本多政朝身上。

“大漢軍隊正在調用大炮的消息,我也早有耳聞。那麽,藩主覺得我們應該怎麽應對他們呢?”

因為對方的語氣有些森然,所以本多政朝更加不安了,但是求生的欲望讓他大起了膽子,擡起頭來看著板倉重宗。“大人,漢寇的炮火犀利,如果我們被動挨打的話,肯定會給我軍帶來重大損失,更別說現在大軍雲集在小小的姬路城周邊,就連迂回躲避的空間都沒有。所以……所以在下覺得我們應該采取主動的應對方法,要麽直接進攻,趁漢寇驕狂自大立足未穩去襲擊他們,將他們的大炮破壞掉;要麽……要麽就後撤,讓我軍得到足夠的迂回空間,然後從後方調集更多援軍,讓我們在近畿再和漢寇決戰!”

他說完之後,有意停頓了一下,觀察板倉重宗的態度,但是對方卻毫無所動,好像什麽都沒有聽到一樣。

他這個主意,看似是有進有退,其實卻全都是在為退而做打算——如今漢寇氣焰如此囂張,又是一路節節勝利,板倉重宗怎麽可能會貿然派出大軍出城跟漢寇決戰?他真正的重點是想要勸對方讓大軍後撤,同時也給自己逃離姬路提供機會。

眼見對方沒有發怒,本多政朝大起了膽子,繼續開口了,“大人,在下說後撤,絕不是指放棄姬路城,而是說讓小部分人守在這裏,大部分人後撤,為我軍贏取空間。姬路城城池完備,就算只留一部分人,相信也能夠拖延漢寇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內我們就能在畿內重新布防,還能夠得到關東更多的支援,那時候就算和漢寇決戰也更有把握——這樣的戰法,也更加切合將軍大人堅壁清野,以逸待勞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