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大漢低品似關白(第3/4頁)

當使者到來,並且說出了立花宗茂請求他識時務、加入到大漢這邊來的建議之後,這位老將勃然大怒,就連白色的胡須都幾乎豎立了起來。

“我身為德川家的宿將,蒙受神君大恩,怎麽可能在大敵臨頭的時候去投降敵人!立花宗茂可以不要武士的尊嚴,我不能不要!我一定要盡職盡責,和漢寇和他決一死戰!”他大聲對立花宗茂的使者咆哮,“你回去告訴立花宗茂,我率軍保衛本藩,抵禦漢寇,就算戰死也是百世流芳,而他這樣的人為了一己私利投靠漢寇,實在是罪人,我跟他已經恩斷義絕!”

既然他的話說得如此決絕,使者無奈之下也只好放棄了勸說,轉回到了大漢軍中。當立花宗茂聽到了水野勝成的話之後,他臉色變幻不定,最後只是長嘆了口氣,放棄了招降對方的打算。

他原本就對能否招降水野勝成不抱太大希望,只是不忍心什麽都不做就看著他殉身,所以勉強想要嘗試一下而已。

既然他如此痛快地就拒絕了自己的要求,那麽現在大家的立場完全不同,再講什麽情誼就是婦人之仁了。至於什麽百世流芳、遺臭萬年的話,說出來也沒有多大意義。

到了他這個年紀,經歷了這麽多大事,他早已經把虛名看淡,知道只有領地才是真的。德川家難道是什麽講信義的人嗎?還不是身為豐臣臣下卻欺淩孤兒寡母,奪取他人的天下。

第二天一大早,立花宗茂就按照自己之前的要求,帶著自己的藩軍離開了大漢軍隊臨時的營地,向水野勝成的大軍發動了總共。

兩軍之間距離只有十幾裏,可以說十分之近,因為地形十分開闊的緣故,他讓全軍展開了陣型以正常的行軍速度壓了過去,依靠優秀的斥候偵查,他已經把周圍的戰場情況都摸清楚了,確認這只是水野勝成的一支孤軍,周圍並沒有配合他們設伏的援軍,所以他也讓部隊的陣型變得十分松散。

擁有數倍於敵軍的兵力,又還有對整個戰場的把握,他自然也十分有自信,根本不認為結果會有意外。當年身為豐臣秀吉的手下征伐九州,征伐高麗的時候,他指揮過更加龐大的軍隊,現在這些人他當然也是得心應手。

在發現一支大軍向自己金發的時候,水野勝成並沒有選擇退卻,反而讓全軍整備,向敵軍開始迎擊。

兩軍很快就出現在了目視範圍之內,當親眼發現了敵軍的蹤跡之後,騎在馬上的立花宗茂,一直都用大漢軍隊的精制望遠鏡小心地觀察著面前的敵軍,以此來確認他之前的判斷,同時,他口中也在下著不同的命令,讓各支部隊按照各自的部署迎敵。

大軍驟然分開,有兩支小部隊向兩翼張開,然後繞向了水野勝成的後方,準備截斷這支孤軍的退路,順便切斷有可能的後援,而他的軍隊的本陣則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向對面壓了過去。

這支軍隊原本是九州各藩的聯軍,經過大漢的整編之後變成了一支勉強算是一個整體的軍隊,雖然立花宗茂指揮起來有些滯澀,但是總算還能夠順暢地使用,聽從他的號令。

排在最前方的是身穿盔甲、擎著長槍的足輕步兵。自從戰國時代開始,長槍因為低廉的成本的足夠的殺傷力,一直就是日本各個大名軍隊裝備的首選,而這些長槍足輕,經過了之前多年的充分訓練,紀律嚴明,是各藩的精銳部隊。

這些步兵手中拿著的長槍長度統一為三間,也就是大約一丈半長,若不是靠著底端布制的把手,身材普遍矮小的足輕們是難以使用它們的,而即使有了把手,他們的行動還是十分不便,顯得步履緩慢。

但是就算是這樣,密集人群,以及前面密密麻麻的長槍鋒尖,當他們移動起來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團布滿了尖刺的巨型金屬刺猬,足以給人帶來足夠的視覺沖擊感。

而在長槍陣的兩邊,手持火槍的步兵軍陣緊緊地跟在他們身邊,他們是用來轟擊對面的近戰兵種,讓他們無法維持陣型和己方的長槍兵對抗的。

因為有很多人使用的是大漢軍用的火槍,所以對面的軍隊裝備並不如他們,他們的數量也遠遠高過對方,所以人人都信心飽滿,都想著把對面早點打垮,奪取軍功。

在各個軍陣當中,各種各樣的旗幟飄揚招展,更顯得氣勢洶洶。

就在兩軍即將達到交戰的距離時,這些手持著火槍的步兵開始開火,然後將彈丸向對面傾瀉了過去,對面的火槍雖然也在還擊,但是密度和火力、乃至準頭都不如立花宗茂的軍隊,在這些火槍的轟擊下,對面的長槍兵紛紛落地倒下,就連軍陣都出現了動搖。

而這種些許的動搖,很快就被立花宗茂抓住了,僅僅幾輪轟擊之後,他就判斷對面已經陣型松懈,於是馬上下令足輕步兵開始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