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遼東軍的打算(第3/3頁)

“敵人強不強,靠猜是沒用的,打過了才知道。”然而,畢肅卻搖了搖頭,沒有采納黃昌國的意見,“昨天那一次交手,不過是互相試探了而已,雖然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傷亡,但是他們大部分都已經撤了回去,並沒有傷筋動骨,現在敵軍的主力應該還在墻後面窺探著我們。”

“就跟我們一樣。”黃昌國點了點頭,“這倒也沒什麽吧?我們兵精糧足,武器也強過他們,後方有戰艦支援,這裏已經是固若金湯了,他們怎麽也不可能打亂我們的部署的。”

“安心呆在這裏就好了嗎?難道在敵軍的眼皮子底下呆呆站著什麽都不做,就是我們大漢軍隊的作風嗎?”畢肅不以為然,然後突然拿著望遠鏡往前重重一揮,“不,我們不能就這樣站著等著敵人從容部署,我們要去打他們,要讓他們無法占據主動——大漢軍隊,絕不能讓敵軍占據主動,不然我們不成了軍內的笑話?”

按照原本的計劃,在博多灣登陸之後,登陸的軍隊要防備敵軍有可能的偷襲和反擊,鞏固住登陸場,給大軍保住一個後續的兵員和運輸的場地,並且吸引長崎幕府軍的支援,為後續的作戰創造良好的條件。

而大漢軍隊的主力,則掉頭南下,去襲取長崎地區,並且一路向內陸進軍,盡快殲滅九州島上的幕府軍主力,然後肅清殘余敵對勢力,將九州收入到囊中。

按照計劃,博多灣的大漢軍隊應該今天修整,明天才是試探性地進攻正面敵人的時候——到了明天,長崎地區大漢軍隊的作戰順利與否就應該有消息傳達過來了,到時候視情況來決定博多灣部隊是獨自北上切斷九州島和本州島的聯系;還是南下策應,支援其他部隊對長崎地區的進攻。

可是畢肅現在這話,顯然是和這個計劃有違背之處的,眼下長崎那邊雖然有消息說作戰還算順利,但是並沒有傳來趙帥新的進軍命令,北上和南下還沒有定論,如果貿然進攻的話,很有可能和趙帥的計劃相抵觸。

正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黃昌國有些遲疑了。“團正……這恐怕有點不好吧?這和趙帥的指令有些不大相符。”

“這是我作為團正的判斷。”畢肅鎮定地回答,“大軍在外,最忌諱的就是拘泥於之前的作戰計劃,不知道因為局面的變化而變通,做不到臨機應變還打什麽仗?我現在是團正,是這裏的最高指揮官,我理應照現在的局面來考慮我們之後的戰略。長崎那邊雖然還沒有傳來趙帥的命令,但是至少現在傳過來的消息也是說一片順利,既然一片順利,那那邊暫時就用不著我們策應,我們何苦還在這裏靜靜等待,什麽都不做?我們現在就是應該趁著敵軍還在集結,馬上進兵,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團正說的倒是也有道理,可是……”黃昌國還是有些猶豫。

“黃參議,別忘了……我們是遼東軍,是大漢第一軍啊!現在別的團的弟兄們正在長崎吃肉,我們卻在這裏閑著,等著給人打下手,這傳回去你讓遼東軍的弟兄們怎麽看?又讓天下人怎麽看?”畢肅突然打斷了黃昌國的話,“我沒有怪趙帥的安排,趙帥是一軍之主帥,他不能有偏私,至少表面上不能偏私,相反有什麽好的立功機會他還要先擺給其他兩個團的弟兄們。但是我們不能只忍受這樣的結果啊?我們得一刀一槍打出來,給自己立功,給遼東軍掙出面子來!你想想,等待長崎打完,然後策應他們,和我們現在主動出擊,打崩面前之敵並且一路進軍擊潰敵人,這兩個結果,哪個對我們來說更好?”

當說到了遼東軍的地步上的時候,黃昌國終於也明白了畢肅的用意。

是啊,隨著遼東戰事的逐漸平定,遼東軍的功勛已經達到了頂點,但是危機也驟然出現了,因為沒有大仗可打,所以遼東軍現在的功勛再也比不上其他各軍了,現在軍內上上下下都有些焦灼感,盼著找到機會好好表現表現,讓遼東軍新一代的將領有機會擠上去,不至於讓遼東軍的地位旁落。

現在征伐日本正是遼東軍盼了很久的好機會,畢肅又怎麽可能甘心給其他兩個團的人打下手?一旦判斷博多灣這邊面對的壓力不大,他就打著要直接進軍好好表現遼東軍精銳武力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