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6章 輪回終有報(第2/3頁)

“但願能借藩主吉言吧……”周璞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如果真的一切順利的話,大概大人就會在之後步步高升,甚至成為大漢在日本駐節的最高層官員了吧?”島津忠恒微微笑了起來,似乎像是在討好周璞,又似乎另有深意,“還請大人以後繼續照顧我們。”

“藩主給了我們這麽多的幫助,我們到時候自然會傾盡全力來回報的,不用擔心。”周璞以為對方只是想要再確認一下而已,所以隨口安撫對方,“我不管留不留在日本,只要我還在朝廷當中任職,就一定會盡我所能幫助島津一族。”

“那麽大人……能不能夠為一件事,向大漢朝廷幫我們說項一下呢?”島津忠恒的笑容更加深了,“如果這件事大人能夠幫上忙的話,我們島津一族會傾盡全力來回報大人的。”

“藩主請說?”周璞心裏覺得有些奇怪。

“在戰後,既然九州已經會全落入我藩之手,那麽……我藩能不能幹脆就此升格為國呢?我們自成一國,然後世世代代做大漢的藩屬。”島津忠恒十分懇切地對周璞說,“我們反正占據一島就可以自絕於本土之外了,大漢又會在長崎駐軍……大家互為奧援,豈不甚好?”

就他以及島津一族的利益來看,藩主的頭銜當然不如國主好聽,反正已經賣國了,那不如幹脆賣大一點,成為國主。

可是周璞卻並不這麽想。

把島津忠恒和薩摩藩留在日本的體系內,一來可以用它來制衡戰後的日本朝廷和江戶幕府,二來也正是要用朝廷和幕府來制約它——如果讓島津家在九州獨立成國的話,那就會破壞這種平衡,結果只是讓制衡全部打破而已。

再說了,大漢以不到萬人的兵力進攻日本這樣的千萬人的國家,最忌諱的就是樹敵太多,所以一直都只把敵人定為幕府一家,打著恢復綱紀的旗號——要是真的直接把日本割了土,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讓自己的宣傳直接破產?

到時候九州的島津國未必會有多感謝大漢,日本剩下的勢力卻會深恨上大漢,控制起來要平白無故費力許多。

周璞很快就做了決定,他沒有必要為島津一族的利益做到這個份上。

不過……現在還用得上島津家,他決定要先虛與委蛇一下,等大漢控制了全部局面之後,再慢慢地炮制島津家不遲。

“藩主的這個提議……倒也有些意思,我這邊也並不反對……”周璞淡然回答,“不過這種事並不是我一個人就能輕易地做出決定的,需要得到國內的認可——我只能到時候為藩主說項一二,並不能保證結果。”

“大人的難處我們自然也知道,立國之事,本來就只有貴國的天子能夠得以認可。”島津忠恒倒是並沒有打算逼迫他現在就做出什麽承諾來,而是頗為理解地點了點頭,“不過大人只要為了我們努力去說項,我們是可以做出足夠的感謝的。九州雖然是個貧瘠的地方,弊藩雖說一直都比較窮困,但是境內還是有些金銀礦藏的……”

沒錯,薩摩藩境內確實是有金山,就在薩摩藩內的長野地區,雖然不如佐渡金山那樣規模龐大,但是經過勘探,儲量倒也不小。島津一族一直都想要開發這個金礦,以便緩解藩內的財政壓力,不過德川幕府為了限制島津家的實力,一直都不予批準,禁止他們開發藩內的金礦——這也是島津家憎恨德川幕府的原因之一。

之前因為畏懼幕府的權勢,他們只能忍耐,坐擁金山而無法開發,眼見藩內的財政日漸惡化,但是到了現在,在靠上了大漢這顆大樹、而且幕府看來已經無法恢復在九州的統治的時候,島津家再也沒有必要顧忌幕府的想法了,他們打算馬上就重啟金山的開發。

金山既可以作為財源,提振藩內的經濟,當然也可以作為敲門磚,讓大漢的官員動心,得到他們暗地裏的支持。

“藩主這番美意,在下心領了。”果然,周璞一臉動心的模樣,“只是現在大敵當前,實在不好談及此事,我們以後再詳細談談。”

“好!”島津忠恒這時候已經穿戴妥當,擡手揚了揚自己手中的武器。“那我們先走吧,周大人。”

於是,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周璞和島津忠恒一起走出了鶴丸城,騎在馬上向藩內的北境行進。

因為之前就早已經在開始準備,所以薩摩藩的大部分軍隊早已經開始在北部邊境集結,現在再出城的只是島津忠恒本人和他的一些親信近侍而已。不過,即使人數寥寥,但是這些人盔甲鮮明,面孔嚴峻,以節奏近乎於一致的步伐向前運動著,一些人騎著馬,但是大部分人是步行前進的,所以速度並不快,但是卻給人一種十分具有壓迫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