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擴張的腳步永不停(第2/3頁)

為了進一步磨合自己的部隊,他將自己手下三個團,各抽出了一部分的士兵來進行集合訓練,務必要讓他們打破不同軍團出身之間的隔閡,能夠捏合成一個能夠隨時迎戰的軍團,雖然他並不指望真正融為一體,但是至少要做到如臂使指,上下一心。

這次的操演意義重大,所以他還特意請來太子壓陣,也正是因為知道太子殿下本人正在觀閱,所以這些將士們的軍心都十分激動,都想要在殿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

首先打頭陣的是騎兵營,這支騎兵雖然人數不是很多,但是是從遼東軍中精選而出的,可謂是身經百戰、熟悉各種地形和氣候作戰的精銳騎兵部隊,而且他們訓練十分嚴苛,紀律嚴明。

由於大漢軍隊火器十分普及、而且威力十分強大,因此在軍隊內部的爭論和展望當中,都覺得在未來騎兵的地位會慢慢降低,不再能夠成為決戰當中一舉定乾坤的力量,而是會更多地承擔側翼騷擾或者襲擊敵軍後勤線之類的輔助任務,不過考慮到日本幕府軍隊的火器十分低劣,所以趙松覺得這支騎兵在未來的會戰當中的應該能夠發揮很大作用,他也將這支部隊定為由統帥本人直屬。

眼下這些穿著整齊的騎兵,騎著戰馬向谷內疾馳,但是因為平常所受到的良好訓練,所以他們在這種沖鋒的狀態下陣型依舊十分整齊,猶如一排一排的紅色波濤向前掃去,整個谷底都回蕩著馬蹄的轟鳴聲,凜凜生威。

趙松和他手下的三個團長也騎著馬,不疾不徐地跟在了這些騎兵的後面,他們的手裏也拿著望遠鏡,目不轉睛地看著前面的疾馳的騎兵。不過,雖然都是團長,但是從遼東軍抽出的那一個團的團正畢肅卻有意地和前面的三個人保持了一點距離。

他的團是趙松紀國公陳昇陳大帥從遼東軍舊部當中精挑細選後選出來的,原本就被認為是遼東軍最為精銳的一支部隊,今天的演練裏面他也存了好好把自己的部隊都在其他軍團來的弟兄們面前好好展示一番的想法,所以有意不參與到這些人的談話當中。

另外,他也自知雖然自己已經成為團正了,但是和前面三個人的身份等級還是有些差距的,身為遼東軍大將、皇帝堂弟的趙松就不必說了,其他兩個人也是大漢軍隊裏面公認的希望之星,而且也是大漢頂級勛貴的長子,未來將要繼承父輩爵位的人,也極得各自所在軍團的元帥們的信任和重用。雖然他對自己既有自信,但是也不想參與到這些頂級勛貴們的談話當中,深怕自己聽到了一些不該聽到的東西。

雖然大量馬匹踐踏而過的時候在地上激起了煙塵,讓他們猶如霧裏看花一般模糊,但是他們仍舊能夠感受到那種騎兵集團沖鋒所帶來的震撼。

“遼東軍的騎兵真是天下第一等的強兵!”看了一會兒之後,巨鹿侯馬沖昊的長子、團正馬同濟慨然感嘆,“哪怕是看著,就能感覺到一股威壓,讓人額角生汗,真不知道對敵的時候那些敵人都得慌亂成什麽樣子!”

“是啊,哪怕就是一個營,都能造成這樣的效果,真不知道千軍萬馬一起沖鋒的時候又該是什麽樣的景象!”旁邊的另一位團正,潁川侯黎大津的兒子黎黃河也附和了,“遼東軍能夠把善於騎射的蒙古人打得狼狽鼠竄,看來確實不是沒原因的啊!”

他們兩個一同誇贊,雖然有些故意要恭維主將的用意,但是其實也多少是發自內心。馬同濟一直跟著石滿強元帥在雲貴地區作戰,黎黃河之前則一直跟在董冰峰元帥麾下在兩廣和南越地區作戰,他們所經歷的戰區都是崎嶇不平的山地戰區,而且瘴癘也十分嚴重,自然不是使用騎兵的好地方,反而以山地的輕步兵作戰為主,因此他們也很久沒有看到騎兵大規模沖鋒的場面了,自然為之震動。

“蒙古人的騎射沒什麽可以稱道的,打贏他們也不算是本事。”趙松笑著搖了搖頭,以示謙虛,“自從前明把他們趕回大漠開始,他們互相分裂攻伐不休,現在早就沒有祖先的雄風了,而且裝備和武器都十分簡陋,怎麽可能還會是我們大漢騎兵的對手?現在我看,能和我們大漢的騎兵爭鋒的也只有泰西的那些騎兵了。”

“泰西騎兵?”另外兩個人有些奇怪。

“對,就是泰西的騎兵。根據那些傳教士們的描述,他們的騎兵都是貴族封君和封君們的侍從,裝備十分精良,而且從小就勤練武備,戰術和配合都十分精良,更何況泰西各國征戰不休,所以各國軍隊都可以一直在戰爭當中磨煉,經驗世代相傳,在騎兵的技術上也比我國的騎兵要強一些。雖然這些傳教士說起本國的事情時一定會有些誇大,但是想來他們肯定是了不得的強軍,所以不得不予以考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