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建省(第2/2頁)

新朝的省一級的衙門仿照內閣例子,設置了多個專門負責不同事務的衙署,另外,因為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地方衙門把書吏和外編衙役也列入了官府的編制當中,並且按照等級發放薪餉。

在前明時代,為了節省政府支出,地方衙門的編制定得很少,而且書吏的薪水被定得極低,而且他們根本無法轉入到官員的行列當中,只能一直當小吏,看不到任何上升的通路。

結果,為了全家的生計,這些人想法設法要額外創造收入,同時因為沒有上升通道他們形勢也毫無顧忌,結果最後這些人欺上瞞下用各種方式欺壓百姓,謀求私利,造成百姓生活困苦怨聲載道,反而對朝廷相當不利。

新朝吸取了前朝的教訓,於是一方面大力監察官員的不法行徑,一方面則將這群人也拉入到了官員的範圍裏面,給予他們足以養活全家的薪水,先前在徐州起家時的地方政府經驗,被很快地推廣到了漢人內地省份當中。

另外,內閣還頒布了官員任用法則,規定衙役和書吏也可以因工作表現而升遷成為地方主官,給了這些熟悉地方政務、善於處理地方事務的人以上升空間,也讓朝中多了一些能體察民情的官員——在現在的朝廷看來,這種官員比只能舞文弄墨的進士官要有用多了。

因為這套方案照顧到了原本被忽視的差役和書吏的利益,所以他們十分擁護這個政策,執行起來非常快,所以伴隨著朝堂上的改革,這一套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在穩步進行,現在原本大明疆土內的省份,除了川滇情況比較特殊之外,已經基本完成了。

不過,也只有依靠工商、廣開財源的新朝,才有能力和資源去辦到這種改革。

內地省份的改革完成了以後,內閣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邊境新征服的土地上,想要用推廣內地官府模式、以及移民的辦法,來將這些土地融入到大漢當中,成為漢家子民的沃土。

最先被選中的是遼東地區,因為一來這邊被被大體平定了,已經沒有被外部入侵的風險,二來這裏的土地還算是肥沃,可以大量移民關內的農民,並且這裏還有大量煤礦鐵礦,更加值得開發。

經過了這兩年的準備之後,遼東建省的事宜已經正如進入了內閣的日程當中了,而李靜思是現在的遼東巡撫,他的意見自然也是內閣的重要參考,內閣多次就建省的細節問題征詢他的意見。

內閣和李巡撫的往來,軍方自然也看在眼裏,不過秉承著軍人不得幹政的原則,他們也不好直接問李巡撫。但是這個問題實在太過於重大,所以寧澤光就想要借著這個機會,以不太刻意的方式套一套這位巡撫的口風。

“建省果然已經箭在弦上了嗎……”寧澤光微微頷首,神情卻頗為復雜,“大人處事機敏,在遼東建省之後想必能夠牧民一方。”

“誰當巡撫,這是朝廷和皇上才能決定的事,在下哪裏能夠置喙……”李思靜一邊謙虛,一邊卻不自覺地流露出了一些志得意滿的情緒。“在下一直只想著效忠陛下,為國盡忠,也沒有想過這種事。”

一個前朝進士說出這樣的話來頗有些古怪,如果是尖刻的人的話恐怕已經當面譏嘲過去了,不過寧澤光卻仍舊十分平靜。“看來這事確實已經底定了啊。不過,李大人,雖然說是遼東,但是如今我軍占據的地方可是大得很,想來不會建一個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