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 新朝不以仁義治(第2/2頁)

看到兩邊的家人都離開了之後,工相也就放下了心來,重新接上了話。“我覺得皇後陛下想要體恤民力,這心是好的,但是朝廷現在並不是那麽困窘,我們沒必要真的那麽小氣,既然要修,那就要往大了修。當然了,我不是說要修得多麽富麗堂皇,但是至少要修出氣派來,要稱得起大漢皇家的身份。”

他是有私心的,想要讓姐姐一家團聚,並且過上和皇家身份相稱的生活,不過丞相也並不打算點破他的私心——因為丞相自己也是差不多這麽想的。

“你這麽想就好了。”丞相點了點頭。“那好,就這麽辦。錢的問題,只要你不要搞成三步金堂五步玉階,總歸還是有辦法的。過完年,你就把這件工程當成頭等要事來辦吧,其他的事情可以交給別人來負責,別忘了,不光是你,內閣大臣們也都翹首以盼,等著大功告成的那一天呢。”

“好,我明白的。”工相點了點頭。“過完年,我就去西郊去勘察地方,找個山水俱佳的所在,早點把選址的事情辦妥。”

不過,他心裏還是有些疑惑的——在平日裏,內閣對他負責的大工程雖然一直都在支應,但是總是給得勉勉強強,並且審計也十分嚴格,生怕多浪費了一分,到了這個工程,卻突然這麽大方了。

“對了,太子過完年也會隨我一同出去,一邊視察京師防禦工程的進展,一邊順便散散心。”說到這裏的時候,工相突然也想起了這件事。

“太子也會出去巡視?”丞相微微意動。

結合皇上之前讓太子參加國務會議、並且準備讓太子出鎮高麗總制征日後方的安排,看來太子慢慢涉入到朝政當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定局了。

唉,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居然太子都快長大成人……驀地丞相的心裏突然閃過了一絲和現在氣氛不同的感悟。

“此事甚好,不過你那邊要注意一下安全,不要讓太子有什麽閃失。”交代了一句之後,他又轉過了頭來,看了看自己年幼的兒子。

太子是仁厚聰慧的孩子,將來能成大器,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到時候能成個什麽器呢?只盼他到時候也能繼續輔佐大漢皇家吧。

就在大臣們還在閑聊的時候,有一個進宮來朝賀的人卻被皇宮的侍從們帶離了大殿,不過由於他的身份特殊,所以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的離開,仍舊繼續著他們的閑談。

這個人就是高麗駐京使團的團長、高麗宗室李珂。

在侍臣的帶領之下,他沿著皇極殿旁邊的路,向中極殿亦步亦趨地走了過去,聽侍臣說,大漢的皇帝和太子,將會在那裏接見自己,有要事相商。

這位使團長一襲青衫,身材頎長,留著細長的胡須,皮膚也十分白皙,看上去就像是個飽讀詩書的文士一般。實際上雖然身為高麗國的宗室,他也確實漢學功底很深。

不過,雖然被大漢皇帝召見說起來是一種殊榮,但是他卻表情嚴肅,眉宇之間好像隱伏著深深的憂慮。他憂慮的正是他的祖國高麗,更加是在思考,自己該怎麽做才能博取到中朝皇帝的歡心,讓他對祖國稍微寬限幾分。

在光海君被朝廷復位之後,為了加強對高麗的控制,在高麗設置了使團,而同樣,高麗也被要求在京城設置使團。

在前明時代,高麗在大明境內是並沒有常駐的外交機構的,他們只是定期地派出朝貢的使團來京城朝拜皇帝而已,雖然每逢王權更替,高麗都會派出使臣知會大明,但是並不受大明的實際控制。在萬歷年間,日本渡海進攻高麗,荼毒一方的時候,大明雖然派兵援救,並且最終將日本軍隊趕出了高麗,但是之後並沒有在高麗駐軍,馬上就撤走了,並且很快就陷入到了內部的混亂當中。

新朝就沒有這麽慷慨了,將光海君重新扶上高麗王位,他們馬上就索要了巨額的報酬,派駐了使團和駐軍。而且,駐漢城的使團挾中朝之威,驕橫跋扈,好像完全不把高麗朝廷放在眼裏,令高麗人心中憤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