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1章 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們(第2/2頁)

而周璞在暗自慶幸之余,也不禁心裏產生了一絲疑惑,不明白新朝為什麽一直都不開科取士,以至於竟然靠著這種方式來招納官員。

直到有一次他和自己的上司孔璋一起喝酒,才聽到他的解釋。

原來,新朝起家於徐州、然後一步步向江淮之地發展,接著占據了山東,最後席卷了整個北方並且拿下了江南,因此新朝必須照顧龍興之地的人的利益。

因為多年災害和戰亂的緣故,這些地方現在都稱不上文風昌盛,如果現在就開始興科舉的話,是無論如何也考不過江南的,如果現在就開始科舉的話,那很快就會出現和前明一樣的情況,江南士族們通過好得多的科舉成績充塞朝堂,最後排擠了其他勢力。在萬歷末年興起、後來權傾朝野影響三代大明朝廷的東林黨,就是以這些江南士子和地主作為根基的。

本朝取代前明,自然會對前明滅亡的教訓進行一一總結,東林黨這種事物,自然是要一開始就加以防範的,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幹脆直接先停辦科舉,以勛功錄用官員(換句話說也就是優先錄取徐州和江淮山東人),周璞得以順利進入外務司,也正是因為他和孔璋一樣出身於山東的緣故。

當然,這種錄取方式不能長久持續下去,所以這些年來,朝廷都在加大對各地、尤其是對龍興之地的教育投入,等到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提上來了,再會慢慢放開科舉,讓官員錄取以一種盡量公平的方式進行——當然,考試的範圍就不會是局限於四書五經了,眾所周知,因為前明的教訓,皇上十分討厭儒生的那一套,更加不喜歡只會空談的讀書人,也許以後的科舉,還要加上天文地理甚至兵法策論,再也不會如同之前的八股文那樣局限了。

不過,既然現在已經擠到了朝廷裏面,周璞也不再關心這種事了,他一心只想把自己手裏的事務做好,博取上司的歡心,順便讓自己的官位也能夠進階幾層。

承蒙孔璋孔司長的關照,一進司裏他就被賦予了處理有關於日本事務的權責,所以最近兩三年他一直都在同日本事務打交道,幾番歷練下來,現在可以說是司裏最大的日本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從丞相那裏得知到了皇上的打算之後,孔璋第一時間就想起了自己的這個得力手下,一回到自己的衙署裏面,就特意將他宣召了過來好生叮囑了一番,吩咐他趕緊收集有關於日本的事務,做一個盡快壓服日本的行動方略來。

在上司交代了這個任務之後,周璞在壓力之外,自然也感覺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因此幹脆拋掉了周圍其他的一切事物,這幾天一頭就紮進了這個任務裏面,想方設法構思怎麽樣完成上面的期待,經過了幾天的冥思苦想之後,他現在腹中也有了不少成算。

沒想到這麽快就能夠得到親自面見丞相的機會……這個年輕的官員雖然表面上還是波瀾不驚,但是心裏早就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平步青雲的機會近在眼前,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渾然不動?

鎮定,鎮定!周璞一邊提醒著自己,一邊跟著孔璋,走入到了恢弘高大的文華殿當中。

他們口中的文華殿其實是一群宮殿的統稱,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四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墻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制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

而丞相召見他們,則就是在東配殿本仁殿。

這座偏殿十分寬敞,裏面本來有很多前朝皇室所用的禦制物件,但是丞相怕被彈劾僭越於是都命人搬走了,重新布置了一番,只作為召見所用,陳設十分簡樸。

周璞先被孔璋留在了外面,他一個人獨自走了進去。

“下官參見丞相。”一見到丞相,他就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