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少流血

自趙進創立趙字營,一步步強大到如今,外面人要不然輕視,要不然就是畏懼,他們或者以為趙家軍這樣的練兵方式不合兵法,肯定不堪一擊,或者是吃了敗仗之後,覺得趙家軍有鬼神之力,強悍不可敵。

但這樣的對待讓趙家軍眾將很不舒服,自家明明做了很多的事,歷盡辛苦,卻被外人覺得是碰巧,歸之於鬼神,完全否定了自家的努力,但現在這位名滿大明的實力督撫,卻這麽了解自家,這樣的陳述,話語中的贊美和肯定實在讓人舒爽。

孫傳庭坐直了身子,肅然說道:“孫某這次來趙公,是想請趙公列下一個章程來,到底怎樣才能讓大明這邊體面和氣的收場,若一定要殺人,還請少殺些,畢竟都是華夏一脈,何苦自相血戰。”

這是說到正題了,吉香到這個時候才明白對方說話的技巧,到這個時候,雙方心平氣和,而且心防不在,很多問題可以開門見山的聊了。

趙進沉吟了下,開口說道:“這話很大,孫兄是說自家和山西?還是替某些人來說的?”

“趙公重商重工,大得山西商會之心,孫某還沒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就有人千方百計過來勸說放風,說讓我顧全大局,大明失德,讓我順應民心,這次山西最不用擔心,若是孫某再固執己見的話,只怕就要不明不白了。”

大家一笑,不過這個玩笑並不可笑,天下人看來,孫傳庭在山西練了一支新軍,他在山西大同可以自行其是,自己籌措軍資,自己征稅,形同割據,可趙家軍的了解更深刻些,孫傳庭之所以做得這麽順利,是因為他得到了山西商界的大力支持,沒有商人們的錢糧甚至人員的支撐,僅靠山西一地的稅賦根本沒可能供應新軍,要知道朝廷給孫傳庭變法的權責並不僅僅是給出權利,大同邊鎮的供應也要他自己負責,等於甩給他一個包袱。

山西商界之所以這麽舍得出錢出糧,也是有了自保的心思,原本他們和邊鎮以及草原上勾結很深,能有很多方便,可這些年局勢太壞,更叠太快,邊鎮這邊不講規矩倒還好說,察哈爾林丹汗將土默特的第三代俺答汗從歸化城趕走,導致草原上局面大亂,不管是去草原的商隊還是邊關的邊市風險都大了很多,或者被蒙古馬賊或者部落直接搶掠,或者大隊蒙古騎兵入侵,不管那一項都會影響生意,甚至會家破人亡。

而且山西商人們從徐州那邊學習到了很多經驗,不管重商還是重農,在這個世道下面,總要有個可靠的庇護者,不然的話,商人就是砧板上魚肉,像趙進那種有點石成金妙法的可遇不可求,但能護住平安的不難找。

大家願意供奉錢糧好處,只要有個規矩,只要別毫無征兆的勒索搶掠,甚至身家性命都有危險,大家都是願意做的,孫傳庭做事又有章法,更是山西本地的豪門世家,這樣的人自然值得信任,更難得的是,願意聽從大家的建議,認同徐州趙進的新法,這樣兩利的人物自然要全力支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話還是有他的道理,孫傳庭知道如今的成就從何而來,自然也知道其中蘊含著怎樣的風險。

山西那邊的態度是明朗了,不過僅有山西一地,孫傳庭自己的份量是夠,但這少流血少死人的請求就未免說得太大。

“內閣諸公大體都是這個意思,保定巡撫和順天巡撫都和孫某有過書信往來,他們也大概是這個意思。”

原本北直隸不設巡撫,但因為趙進崛起,北直隸大名府先設大名巡撫,然後趙進拿下山東後,在保定設保定巡撫,在順天府設順天巡撫,統轄駐紮在京畿之地的大軍,他們的存在除了防禦趙家軍還有另外一重目的,那就是牽制京師內閣孫承宗和王在晉掌握的兵馬,還要防備遼鎮熊廷弼的邊軍,大小相制這個套路,是刻在大明君臣骨子裏的。

順天巡撫洪承疇,掛兵部侍郎,保定巡撫鄭崇儉,掛兵部侍郎,以及回撤到宣府附近的大名巡撫盧象升,如今是宣府巡撫了,這就是拱衛京畿的三位巡撫,京師外圍的軍權都掌握在他們手中。

按照孫傳庭的說法,掌握北直隸五分之四兵力的人都贊同他,那在外圍角落的盧象升倒是不必太被在意。

而以大明目前的體制來說,這幾位同意之後,就等於大明天下做了決定,盡管他們實際控制的不過北直隸和山西兩處,不過這兩處不做抵抗,其他地方就沒什麽違抗的可能,普天之下,就只有陜西三邊的邊軍會造成麻煩,但也僅僅是麻煩而已。

至於四川、湖廣、雲南等地,原本就沒有太多兵馬聚集,即便本省湊出若幹來,也會因為地理人文等各個條件沒辦法長途奔襲,造不成任何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