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是不是太托大了(第2/2頁)

趙家軍過境的時候,青州府、萊州府和登州府地方各州縣雖然聽過趙家軍的規矩森嚴,可還是做好了防備,財貨糧食都是藏好,年輕女眷躲遠或者上山,務求萬全,然後還是按照從前的經驗,由地方上的豪強牽頭,大家湊出一筆勞軍的銀子和物資,等大軍經過的時候送上去。

就這麽提心吊膽的等著,甚至還集合民壯鄉勇做了萬一的預備,但過了幾天卻是納悶,心想著趙家軍未免走得太慢了些,怎麽大隊還沒來,找人一問才知道,趙家軍已經過境了……大夥不是沒看到軍隊過境,可看著那規模,看著那行進,還以為是打前站的前哨,等縣裏支應的人一說才知道,敢情他們覺得規模小的前哨,就已經是大軍本身,那樣緊密有序的隊列,那樣行進的速度,他們根本沒有見過。

當然,地方上同樣沒見過這等不敲詐勒索,不騷擾打攪的過境軍隊,等聽到這趙家軍是照價購買了部分物資,大家都是瞠目結舌,覺得這根本不可能。

更讓大家感到納悶的是,這趙家軍沒有攜帶太多的軍資,那官軍攜帶五日或三日耗用的行糧,等到吃光用盡後就去洗掠地方或者全軍崩潰,這徐州如此富庶,怎麽也做出這樣的蠢事來,難道這一路就靠著銀子買?在關內你還能靠著銀子買,或靠著刀子去搶,可去了遼東地方你怎麽辦?

所有這些疑惑在到達登州港口後都煙消雲散,這麽多大船,這麽多物資,如山如海,有了這些什麽都足夠,而且這些大船還不住的向下卸貨,因為要騰出艙位來裝運士兵和裝備,據說還有些船只沒有出現在港口,從長山島到大竹島再到隍城島,自登州軍港到遼東金州,海上島嶼密布,這島鏈就是天然的道路和兵站,那些很少在登州港出現的巨大海船,將滿載的糧食運送到一座座島嶼上,然後不停的轉運。

登州府這邊的士紳百姓知道趙家軍在海上有關系,卻沒想到有這麽大的關系,比起登州軍港的官船,趙家軍調集的船只都可以稱得上巨大,漂浮海上,如同城池一般,更有漁民從海上回來,說還有番人的大夾板船,那上面全是火炮,只不過沒有入港。

全是火炮?看著港口這些大船上就有不少火炮,那全是火炮是個什麽概念,大家想都想不出來。

萊州府和登州府的士紳百姓和關內不同,他們是知道海的,知道這廣大洋面上到底有什麽,到底意味著什麽。

登萊兩府的士紳百姓並不把海洋視為絕地,他們也知道從前軍糧海運的“傾覆漂沒”到底是怎麽回事,當看到趙家軍的海上力量之後,他們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從建州女真入侵遼東,遼鎮軍民逃向山東,遼地和魯地的民眾第一次這麽團結,大家都為趙家軍的渡海北進鼎力相助,盡管趙家軍不需要他們幫什麽忙,有人想要出錢,有人想要參軍,大家都踴躍的想要參與其中。

說什麽新舊鼎革,說什麽新朝氣象,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看到了,這就是民心所在。

除了暫編第一師的人馬之外,山東雲山行和農墾田莊的大批人等也雲集在登州軍港,雲山行在本地采購軍資,雇傭民船,甚至還要和那些頂尖豪商敲定遼貨將來的供應,甚至還有大商人過來詢問遼東田地的價錢,他們也知道建州女真的強大,但這時候是下注的時候,願賭服輸是底線,萬一贏了怎麽辦?

而農墾田莊的人則是抽調出大批遼民出身的莊頭、管事、軍兵,甚至還有普通的莊戶,他們將來要做什麽很明確,就是在遼東建立起相同的體制,將遼東的漢民甚至女真人、蒙古人組織到這個體系裏,為趙家軍輸送糧食,輸送兵員,為趙進鞏固和加強對那裏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