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此去遼東(第2/2頁)

大家也知道有人巧舌如簧誆騙鄉親,可過來現身說法的人物什麽斷子絕孫的毒誓都敢發,而且過來說的人在遼東都是有根底有名號的,人在這個時候,遇到這樣程度的勸說也只能相信了。

稍微注意到登州府和各處發生的事,就會意識到遼民進入山東和南直隸北邊的勢頭馬上要起來了,這些年山東多災多難,天災大亂,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大明的人實在太多,死掉的這些慢慢的就會被遼東來的難民補上,只不過當年那些人是大明的百姓,現在卻是趙進的人了。

大批遼民湧入,這些人無依無靠,只能死心塌地的依附趙進,從前徐州趙進的勢力範圍之下,很多事還是要依靠本地人,哪怕是從別處遷徙而來的莊戶農戶,他們也知道自己家在何處,而且知道自己能回得去。

在這樣的局面下,就必須要和當地人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盡管這妥協在各處人看來都是赤裸裸的欺壓,可遼東難民就不同了,他們知道家在遼東,可卻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去,或許大明奪回遼東的可能,可現在看,這可能實在小的可憐,他們只有依附趙進,死心塌地的進行效忠。

遼東難民接收過來越多,趙字營勢力範圍內的本地人得到的妥協就會越少,這個勢頭眼下看怎麽也沒有逆轉的額可能。

對很多人來說局勢如此危急,可所有士紳豪強,各處有資格和趙字營說上話的頭面人物們都沒有在意這個,到了三月他們最關注的事情是木淑蘭的生產。

沒人關注木淑蘭生男生女,大家關注的是這件事可以讓大家過去道賀送禮,這個喜慶之事可以和趙進以及徐州各方拉近關系,可以其他各處的人攀交情談生意,個別心裏有鬼的還可以看看自家在趙字營的地位如何。

所有人都知道,趙字營在典禮喜慶上很不在意,請誰不請誰未必存著什麽心思,可能就是方便與否,但被請和不被請,直接牽扯到相關人等在當地的地位,前幾次有些沒被請的,仇家對頭直接打上門來了,本來沒資格卻被發了請柬的,馬上在當地威風起來,各方面都要給個面子。

更不要說眼下不少人靠著趙字營發財,光是這鹽貨的分銷和烈酒的零售,就讓很多人進賬不少,千萬別因為沒有去而被搶走份額什麽的,大家都是著緊的很。

盡管現在這舉行典禮的事情還八字沒有一撇,可已經有無數人通過關系人情遞話過來,一定要有張請柬,甚至願意在地方和生意的利益相關上做出讓步。

“大哥,這般景象是咱們趙字營蒸蒸日上的證明,人人俯首低頭,不過這也是咱們趙字營還沒有徹底掌控的憑證,若是咱們真是完全抓住,又怎麽會這麽多人要來,大哥身份如此貴重,豈是別人隨意攀附的。”王兆靖對這番熱鬧景象有自己的看法。

“你說得是沒錯,但咱們現在不能把自己擺的太高,如果遼民能源源不斷的進入,再過一年或者兩年,再有這樣的事情就會沒那麽熱鬧了。”趙進笑著回答說道。

這等場合如惠也是在場的,不過相對於王兆靖和趙進的輕松,他這段日子很少有什麽笑臉。

“……要等田莊的第一波收成出來……”不管誰問他,如惠都這麽回答。

去年安置的很多流民莊戶,他們所在的田莊現在還沒有出產,他們和源源不斷到來的遼民一樣,都是在消耗著趙字營積存的糧食和物資,加上遷徙和安置也需要大量的耗費,看著賬目上飛速減少的數字,如惠實在笑不出來。

如果不是燒酒暴利,如果不是漕運上大批克扣貪墨的糧食需要賣錢,只怕趙字營現在已經支撐不住了。

“耕田種地充其量是個穩,與其說為了收糧,倒不如說是養人,想要生發暴利,還是要在工商上打主意。”現在如惠越來越有類似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