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1章 大宗糧食貿易(第2/2頁)

“小的見過進爺,三爺,小的已經和大總管稟報過……”

在趙字營一年多了,耿滿倉倒是熟悉這邊的套路,說話直接切入正題,沒有那麽多的虛文禮數。

就在二月十九這天,山東大地震過去了十天左右,漕丁一個把總找上耿滿倉,說是要介紹一樁大生意給他。

若是地面上的把總,如果不是大將親衛家丁,那就值不得什麽,芝麻大小的武官而已,可在漕丁運兵中做個把總,那就是響當當的大人物了,千裏運河漕船過萬,漕丁運兵十余萬,附從幾十萬,一共不到五十名把總管轄,財雄勢大權重無比。

這等人物所說的大生意果真不小,第一筆就是四萬石糧食,按照時價付現銀現錢,還有後續的生意。

四萬石的數目說起來不小,幾百萬斤的糧食,可也就是幾十艘大漕船的運載,在清江浦的米市上雖說不算小數,可也不能說怎麽稀罕,漕糧每年從南運到北的官方數目就是八百萬到九百萬石,這僅僅是遇到京師的數目,各種常例規費等等加上,總額足有兩千四百余萬,好年景還不止這些。

官賬和實數差距一千六百多萬石,這些數目就是在地方上征糧的官員吏目差役,漕運上的漕丁運兵一直到總兵總督,京師戶部以及各位大佬的常例好處。

米麥糧食值錢,但必須要賣出去才能換成銀錢,漕丁運兵以及運河兩岸相關拿著糧食換錢換物不過是小打小鬧的揩油,真正大宗的就是幾個運河樞紐重鎮的糧商貿易,天底下吃漕運吃漕糧的各路人馬,特別是中層和高層,他們的好處都是來自於這邊。

漕糧北運實際上就是南糧北運,湖廣、江西、浙江和南直隸各處的糧食,通過水路陸路先在各處設定的節點繳納,然後匯集到南直隸的幾處樞紐重鎮入倉,再之後才會通過漕船運輸北上。

原本匯集漕糧的運河樞紐有三處,揚州、清江浦和徐州,可徐州運河改道邳州迦河之後,隸屬於徐州部分漕糧匯集就歸在了清江浦那邊,同樣的,揚州匯集的漕糧也要到清江浦這邊重新入倉分配。

也就是說,官賬外幾百過千萬石的糧食大都在清江浦,很多就光明正大的存在官倉內,由相關的方方面面變成好處再分配給各方。

趙字營的雲山行如今也是這漕糧分肥環節上的一環,而且還是重要一環,這漕糧的確牽扯到方方面面,下至鄉間土豪,上到朝廷大佬,是個龐大無比的利益團體,誰想要觸碰都會粉身碎骨,可這也架不住趙字營的勢力範圍就在運河邊上,還是運河最要緊最有價值的一段邊上。

而且趙字營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通過漕糧換酒這個生意,將足夠多的糧食換成了現銀,這是大有好處的勾當,如果沒有趙字營,會有大批的糧食腐壞浪費,盡管也沒什麽人心疼,但能換來銀錢豈不是更好。

這清江大市的存在,更是讓糧商找到了更有效率的買賣渠道,除了這些,還有商人做起來這樣的生意,走余家船行的路子,將漕糧運到天津海港,然後用空下來的漕船裝運些更值錢的貨物北上。

漕糧換酒,清江大市還有余家船行,都是控制在趙字營的手中,這清江浦的糧市糧商,趙字營自然也能施加影響,也能對裏面的風吹草動了解的很清楚。

這些年下來,外人或許不清楚,可真正和漕運上打交道的都能了解這個變化,那漕運把總是漕運上數得著的人物,自然明白這個,所以清江浦那麽多大糧商不去找,直接找到了隅頭鎮的耿滿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