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得失權衡(第2/2頁)

他在座位上沒有起來,但坐在那裏的賓客們紛紛起身回禮,七嘴八舌的說道:“進爺客氣了。”

“自從趙某來到這何家莊之後,各位就熱心幫忙,前次救援徐州,更是鼎力仗義相助,最近這幾件事就不一一細說了,各位好意,趙某不會忘記,也不會虧欠了各位,前面幾天大家都已經商量的很明白,趙某就在這裏將章程一項項說出來定下,若有反悔之類的,今天不說,以後也就不要說了。”趙進放下茶碗後,淡然說道。

坐在後排的人都身體前傾,想要聽清趙進的話語,距離太遠實在聽不清,在這裏趙進說話可不用像外面那麽喊。

“先和大家說個好消息,今年徐州如此大災,已經傷了元氣,知州大人決定上報災情,請上峰,請朝廷減免咱們徐州三年的錢糧。”趙進笑著說道。

前面的人一愣,後面一些人直接站了起來,更後面的幾排因為聽不清,急忙去問,問明白了之後也坐不下了。

看到眾人滿臉驚喜企盼的摸樣,趙進笑著說道:“看大夥的樣子好像都是照章納稅的良民,居然高興成這個樣子!”

大家高興歸高興,可都想聽聽下文,都在保持安靜,屋子裏依舊鴉雀無聲,等趙進說出這句話來,大家都撐不住了,各個大笑。

一畝地十五稅一,正稅,苛捐,雜稅,攤派,大明王法,地方稅賦,衙門和差役們自己的好處,方方面面加起來可遠不止這十五稅一,這一畝地的出產,差不多要被收走三分之一,這還算規矩的做法,做事的人還有良心。

這三分之一的收成往往還要在換銀子上挨一刀,秋糧的時候,銀貴糧賤,賣不出價錢,等換了銀錢交上去,可就不止三分之一了,有時候搞不好要耗用一半的收成。

辛辛苦苦一年,一下子被拿走三分之一的收成,接下來的日子就會過得很緊巴,如果一半都沒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要有大麻煩,百姓農戶的日子過得很苦。

不過能進入這個大棚,有個座位的人物,都不用發愁這個,他們手裏藏著大批不在冊的土地,根本不用繳納賦稅,自然沒這個擔心,還有些人田產是在冊的,不過手裏有刀槍,背後有靠山,差役們也不敢登門去收。

“進爺,這事把握嗎?聽說現在地方上免錢糧很麻煩。”有人在下面問道。

趙進笑著回答說道:“請諸位放心,童知州那邊只是行文,望山老先生那邊會寫信勸勸相關的大佬,山東的流民來咱們徐州禍害,沒道理只有山東被賑濟,咱們什麽都沒。”

一聽有王兆靖的父親王友山出面,大家的懷疑都煙消雲散,地方遭災,朝廷賑濟往往不及時,數量也遠遠不夠,要靠當地的士紳百姓自己操勞,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免除錢糧,減少當地的負擔。

做知州的進士都是最沒前途的,沒人會給這個面子,可王友山那是京城清流出身,一封書信過去,會賣面子的人當真不少,這事成的可能就大了許多。

等下面眾人差不多消化了這個消息,趙進收了笑容說道:“前些日子商議,官府賦稅之外,我這邊再要一成,大宗徭役由我這邊承擔,現在既然要免除錢糧,當時所說的就要改改,如果是三年免除,那麽第一年我要三成,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是兩成,徭役這裏依舊由我這邊來承擔。”

座位上的眾人安靜了下,隨即嘩然,他們在趙進面前還不敢放肆,只能彼此交換眼神,小聲議論。

到最後還是第一排的蔡舉人站了起來,他笑著說道:“趙公子,當日都已經商定了規矩,朝廷免除了錢糧和這個規矩理應無關,趙公子你這一成,大夥也還是……”

“趙某替各位擋住了很多事,可不說出來,大家就覺得無關,就在昨天有人來找趙某,請趙某包攬糧差,收上來的賦稅趙某可以拿一半,算算也就是一成五或者兩成。”趙進悠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