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2章 清貴之後(第2/2頁)

接下來的問題就圍繞著王兆靖進行了,趙進也不想讓大家問太多讓對方難堪,所以他有意問些名次,比如說都察院,比如說那督學和巡鹽但是什麽。

但問完之後趙進更糊塗了,按照王兆靖的解釋,都察院的禦史是七品,可那兩個去處,所謂向上肯定就是更高一等的地方,那個提督南北兩京學校的禦史也是七品,那個巡視長蘆或者兩淮鹽場的禦史也是七品,都是七品官,那有什麽向上向下的。

話題已經轉開,大家對官位都沒有興趣,反倒纏著王兆靖問京師的好玩好吃的,稀罕東西,趙進也就沒有繼續追問。

不熟悉明代官場的趙進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大明的官員輕重,品級高下只是表面,細分起來門道太多,首先京官遠遠高於地方,另外清流遠遠高於濁官,兩者地位升遷上都有大差別。

七品清流,出京後做四品知府那都是委屈了,而這都察院的禦史,更是標準的京官清流。

禦史和禦史還有分別,盡管品級相同,可也有上下清濁之分,同是七品,卻是天上地下的分別。

所謂最上的,也就是最清貴的職位,就是督學禦史,京師和南京各一名,南北直隸兩處的秀才太多,不能全部參加鄉試,所以在鄉試之前,由該處的督學禦史巡行各府,對南北直隸的秀才進行考試,通過的才能參加鄉試,按照大明的慣例,考生為考官的門生,考官為考生的大宗師,這等關系立下,也就打下了將來的人脈,做一任督學禦史,下一任就是外放出京做巡撫,回來之後就是六部侍郎這一層級的位置,可以說是中樞備選,所以被認為最清貴,一坐到這個位置,直上青雲就有了保證。

督學之下就是巡按,這個巡視一省,和巡撫分庭抗禮,自然不必說,接下來就是各道禦史,這個都是清流,再之下則是濁官了。

王兆靖所說的巡鹽禦史就是濁官的頂點,所謂濁官就是上進無望,但油水肥美的官職。

巡鹽禦史有四人,兩淮、長蘆、兩浙、河東各一人,所謂“巡鹽一任,富裕十世”,大明的賦稅重點就在食鹽專賣上,私鹽更是金山銀海的生意,巡鹽禦史糾察情弊最為關鍵,所以鹽商鹽場打點的也多、最差的河東巡鹽禦史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十幾萬兩銀子的進賬,要是在兩淮和長蘆,一年幾十萬都是小意思。

都察院的禦史,想要上進的自然願意去做督學,年紀大了想要撈錢的則是願意去巡鹽。

如果趙進熟悉這一套的話,對王兆靖的說辭肯定更加糊塗,一個禦史到底有什麽樣的背景,居然能在這兩個位置之間選擇。

不過,能聊這麽多,也讓趙進漲了不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