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大結局(第2/2頁)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都在膠州營中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其中孫可望和李定國還成為一方大將,負責對外攻略。

臨清人景某,在華二年的時候,出現在草原上,自稱為來自黃教大廟的活佛,自稱彌勒宗傳世弟子。

華十二年的時候,草原上各部已經有六成信奉彌勒宗,羸弱不堪,草原上全是關內大族豪商控制的草場,蒙古貴人或者和這些大商人合股,或者是把自己的牲畜部民交給關內來的人經營,自己坐收紅利。

朝鮮在華三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華的屬地,被分成三個府,屬於遼寧巡撫管轄,華五年的時候,利用倭國幕府和地方大名的矛盾,華海軍出兵幹涉,占領九州和四國,並且在本州島上取得租借地。

華六年,南洋各國的西方殖民者開始和華國的海軍發生沖突,差不多在華十年的時候,南洋諸國或者是被華直接控制,或者是臣服。

華朝被稱為是大地主、大商人的國家,是以李家王朝為代表的山東軍事集團統治亞洲的王朝。

城市中實行鼓勵工商,發展內外貿易的政策,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則是實行屯田田莊,嚴密控制農民,壓榨農民的政策,因為天下間的土地在完成全國統一之後,差不多都被以各種方式瓜分。

大地主們一方面把土地上賺來的財富投到城市的工商業中,一方面希望獲得更多的土地,在他們的推動下,華朝對外政策基本上就是擴張。

華朝從一開始的政策就是士紳一體納糧,地主們對屯田田莊有經營權,佃戶和屯田戶為他們生產,關系僅此而已。

官府不僅是保持著稅賦的征收,佃戶和屯田戶的兵役徭役,以及通過兵役徭役獲得自由的政策,一直是順暢的執行。

事實上,佃戶和屯田戶不願意離開莊園,在這裏的生活相對穩定,而且公民權利基本上可以保障,獲得自由之後,沒有田地分配給他們,只有去城內更殘酷的手工工場中討生活,反倒是下降。

華六年,趙能率領的西北軍團和西蒙古葛爾丹各部發生了沖突,並因此引發了對漠北和西域的遠征。

華三十二年,皇帝李孟駕崩,史稱太祖,華這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並且還在持續的擴張之中。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