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閑子不閑 處處皆戰(第4/5頁)

少數來得及開弓射箭的韃子士兵弓箭卻射在了對方的甲胄上被彈開,然後就是被人沖近,亂刺亂打。

即便是那些韃虜軍官們身上穿著的上好棉甲也無法抵擋用足了力量的長矛刺擊,就算是刺不死,還有斧槍的劈砍重砸。

戰鬥進行的很短暫,被打的暈頭漲腦的這鑲白旗五百兵潰不成軍,索性是騎馬跑得快,朝著北面跑去。

突然發生的戰鬥,突然面臨的潰敗,讓這些韃虜兵馬都是摸不到頭腦,盡管對方沒有追擊,可還是一路的北逃,一直是逃到了朝鮮的信川一帶才算是回過味來。

滿清韃虜在朝鮮北方駐軍較多,為首的那名副都統聽到了這些潰兵的稟報,真是驚駭之極,朝鮮地方,在年前還是在滿清的控制之中,這位副都統甚至和溫裏罕還互傳過書信,怎麽到現在卻說開城那邊已經出事了。

要是按照從前的做法,聽到這個消息,這名副都統就要領軍南下漢城一帶,徹底掃平這些無法無天的叛賊。

可聽到這名鑲白旗參領的話,這名副都統卻知道的事情多些,比如說河間府那支漢人兵馬的旗號和戰力,聽到這紅底黑字的大旗,上面還寫著一個“李”字,他反應過來之後驚駭的已經是說不出話來。

朝鮮和大明的山東隔著大海,這山東兵馬怎麽會出現在朝鮮這邊,不能輕舉妄動,那可是連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都打敗的強軍。

現在冬春交界的時候,朝鮮南北交通都已經是恢復,最起碼要有更加確定的消息才要給盛京那邊稟報。

每日守衛在要道關隘的韃子士兵還真是抓到了幾名從北邊過來的朝鮮平民,不需要什麽拷打和逼問,這些膽小如鼠的朝鮮平民很快什麽都是說了出來。

漢城在去年就已經被大明過來的軍隊拿下了,據說一共來了上萬人,如果山東兵馬來了上萬人,那朝鮮恐怕真是禍事了,朝鮮還無所謂,右翼和朝鮮接壤的滿清更是要禍事,自從毛文龍的東江鎮被剿滅之後,滿清最多只是在義州和鳳凰城一帶保持五千人左右的駐軍規模,這還是算上了在朝鮮駐紮的兩千多人。

對方一下子來了上萬,朝鮮危急、遼東危急、盛京危急,必須要快些通知盛京,這是這名副都統立刻得出的結論。

攝政王多爾袞打算的很好,冬春之際拿下大明在山海關外的所有地盤,等於是把關外的土地全都變成大清的領土,這可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沒有做到的豐功偉績,內文院大學士範文程已經是托人暗示,不管是按照滿清的規矩還是按照大明的規矩,攝政王立有這等豐功偉績,了不起的功勛,都應該是上到更高的位置上,受禪即大位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多爾袞這次讓阿濟格率領正白旗的兵馬在盛京壓住局面,派多鐸率領鑲白旗的大部分力量去往遼西。

在崇禎十七年的二月中旬,還準備寫信給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答應他如果願意歸降大清,不光是這時候的地盤人口都能保留,地位會比大明要高許多,難道沒有看到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已經是被封王了嗎?

可這一切都還是在準備之中的時候,卻傳來了遼東定遼左衛也就是鳳凰城的急報,大明兵馬已經是在朝鮮登陸,並且占據漢城,而且懷疑是有萬人規模的山東兵馬。

得到了這個消息的盛京已經是慌亂成了一團,多爾袞本來想要調動兩紅旗的兵馬去往朝鮮,和禮親王代善這時候卻閉門不出,對多爾袞的一切要求都是來了個拖字,而以肅親王豪格還有都統鰲拜為首的兩黃旗,同樣是不予理睬。

鑲藍旗的鄭親王濟爾哈朗率領旗下兵馬正在老林子裏抓取生女真,唯一的能機動的兵馬也就是多鐸率領的鑲白旗部隊。

自己是攝政王,那就要擔起總領全局的責任,多爾袞咬牙把多鐸派往朝鮮,並且勒令三順王和續順公派兵協助。

崇禎十七年四月的大明北方,蒙古草原上正在遭受一場浩劫,原本平靜的局面被打破了,每個部落都是遭受了一場狂風驟雨。

大同總兵陳永福因蒙古犯邊,決意率軍追擊,不顧山西文武的勸阻,率軍出塞,大同邊鎮僅僅留了守備王三率領的四千余步卒,這點兵丁守備尚可,想要他們去幹別的,那是兵力不夠。

本來督師侯恂出潼關與流民大軍作戰,也想借重大同總兵陳永福的這九千豫兵,可這陳永福卻出塞剿除蒙古,這也是借用不上了。

不管是山西官場還是大明朝廷,對陳永福的這些舉動都是嗤之以鼻,心想眼下的大明的要務不是去剿除蒙古,而是關內的順賊,你這不是分不清輕重嗎,可這陳永福如此舉動,也只能是說他忠心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