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誘殺(第5/5頁)

後面的火銃也是打響,不知道什麽時候,那幾輛翻在泥地裏面的大車也是被翻了過來,橫在了路上,這麽一搞,想要離開更不可能。

這“朝鮮商隊”的火銃也絲毫不比前面的“逃跑漢民”含糊,砰砰的打響,後隊也是慘叫連連,更讓人心寒的是那些拿著長矛的漢子,也不知道那裏來的這麽大膽,一幫人列隊擠上去,就和韃子的騎兵硬頂。

這等長兵器攢刺而來,在馬上慌亂異常的騎兵怎麽能抵擋,這次來得匆忙,而且以為是屠殺平民,也就是拿著刀劍而已,甲胄都沒有幾個穿著的,而且這些正藍旗的軍兵又都是在漢城養富貴的,打不得硬仗。

前面被打的頭破血流,後面這邊又是逼得緊,中間這些知道要是再不跑,這火銃和長矛很快就要招呼道自己身上了。

管他兩邊是不是水稻田的泥濘濕地,先離開這前後夾擊的修羅地帶,這些韃子騎兵之中有些腦筋靈活的這時候終於是看出了些門道,發生戰鬥的道路,在這塊區域是條完全的直道,前後的敵人可以放手攻擊,不需要擔心道路曲折的麻煩,而兩邊都是水稻田,沒有什麽硬地。

這個局早就是被設好了,就等著他們撞上來了,現如今也是顧不得那麽多事情了,趁這個機會快些跑吧。

兩邊的水稻田看著平整,可土壤依舊頗為濕潤,又滑又軟,馬匹本來就是受驚,有的韃虜騎兵一到邊上的田地上,就是滑到在那裏,還有的沒有跑幾步,就是陷在泥中,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

方才那些四散逃進水稻田中的漢民百姓,卻從田中拿出了早就放在那裏的長矛和武器,快步追了上來。

一方驚慌無比,一方早有準備,一方是太平富貴多年,一方則是百戰百練的精銳,盡管是步卒對騎兵,可卻沒有什麽兵種的差距。

韃子騎兵的一名頭目,縱馬來到水稻田這邊,好歹是保持住了平衡,可馬蹄卻陷入泥中,費了半天的力氣拔出來,卻看到一名穿著青衣的大漢手持長矛跑了過來,這名頭目連忙的大呼驅動馬匹。

手中的長刀也是舉起,準備居高臨下的迎面對沖劈砍,誰想到跟前,那人居然稍微一偏,在這種泥濘濕滑的地面上,誰想要移動方向都很不方便,可持矛的大漢卻能這麽迅速的變動方向。

在馬上的那名韃子頭目防備不及,被下面的大漢一矛刺中了左肋,大聲慘叫,再也支撐不住,從馬上就是栽了下來,馬匹則是慘嘶著跑遠了,左肋被刺,一時間不得死,在那裏翻轉著慘嚎。

那名大漢手持著長矛走到跟前,倒轉手中的武器,猛地朝著地上那個韃子紮了下去,這個頭目立刻是無聲無息,臨死的時候看到那名大漢的腳上穿著闊底的草鞋,在這泥地上自然是行動方便許多。

果然是中了別人的圈套……

兩邊堵住,不光是韃子的騎兵朝著稻田裏跑,這些穿著青衣的“逃亡漢民”和“朝鮮商隊”也是拿著武器跟過去,還有得直接騎上那些韃子丟棄的馬匹,上馬追擊。

埋伏者武器精良,勇悍敢戰,這些正藍旗的騎兵措手不及,又是太平無用,一開始就落了下風,然後就是一步步走向崩潰。

現在這道路上的前後兩端的伏兵都已經不用火銃了,換了長矛,漸漸的夾了上來,所謂女真八旗,向來都是以冷兵器的肉搏格鬥自詡,和大明還有其他國家的戰鬥,往往是一到肉搏,敵人都是望風披靡。

可這次對方不用火器,單純的用長矛逼上來,這些正藍旗的旗丁絲毫沒有占到便宜,一個個慘叫著被戳翻,這邊絲毫談不上士氣了,可那些撐不住想要跪地投降求饒的,也是被對方冷漠的殺死。

難倒這些伏兵想要一個不留?不過,看眼前這個場面,的確是快要一個不留了。

與此同時,仁川港的街道,平時都是來自各處各國的海商一幹人等,都是熱鬧非凡的,可今日卻冷清的很,只有一名名身穿青衣的漢子來回走動。

在邊上的一家小酒肆中,店裏的掌櫃夥計都是躲得遠遠,兩名商人打扮的年輕人圍坐在靠近門口的桌邊,含笑看著酒肆的門口。

不時有青衣人過來,把一顆人頭丟在酒肆前面,門口已經是有個不小的人頭堆了,看著駭人。

“大人,仁川這裏的韃子都殺幹凈了,人頭正好一百零二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