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順立(第4/5頁)

按照歷史的常規,做到這一步的流寇已經不能被看作流寇了,想要改換門庭在這個時代博些榮華富貴的人,還真是要仔細的思量考慮。

畢竟,整個這個天下,哪有像是李自成和羅汝才勢頭這麽好的流寇兵馬,如此的順利興盛,看起來隱約也有些天命在。

當然,李孟在大明體制之中,榮華富貴都是朝廷封賞,不是身在局中,眾人最多是以為不合規矩,這聲勢上反倒比李自成要差了許多。

當然,立政權,定官職,這其中卻也有些不妥的地方,比如說李自成自稱大元帥,而羅汝才自稱大將軍。

一為奉天,一為代天,一名是大元帥,一名是大將軍,從這名稱上可看不出雙方的地位高低,這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可看這個名目,這可是有兩名並列,一國有兩名最高統領,他們的命令到底要聽誰的,這就是個大問題了。

自從朱仙鎮這一戰之後,李自成和羅汝才的種種矛盾就開始浮現出來,在開封城下,因為那封河南巡撫寫的名為勸降,實為離間的信箋,闖營和曹操營的兵馬劍拔弩張,險些火並。

凡是明眼人都已經看到了雙方的裂痕,不管現在的流民政權怎麽熱火,可要是沒有處理好這個裂痕,依舊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不管是外面的人,還是大順內部的人,都是在等待著這個矛盾被處理或者是激化的那一天……

左良玉的船隊在九江,九江和武漢之間的長江江面上,空空蕩蕩,而九江再往下遊,江面上可就有些擁擠熱鬧了。

在平賊將軍左良玉來到武昌城之前,就有那看準風色的富商巨賈,高門大族,急忙忙的從武昌城坐船沿江而下,等到左良玉大軍駐紮在武昌城周圍的時候,又有一批的有錢人逃走,等到城防空虛,武昌城最後一批富戶能跑的也都跑了。

而且在江面上的這些豪富人家,不光是武昌城的,還有許多襄陽、鐘祥以及湖廣的豪富權勢人家。

目前這些人有兩個去處,一邊是江南繁華地界,江南之地,自來就是奢靡銷金之地,又有江南風光,正是這些多金避難的豪客們的好去處,但也有人琢磨著還有另外的好去處。

差不多在六七年前的時間,山東兗州府的濟寧州和萊州府的膠州城漸漸出現在湖廣這些富貴之人的耳中。

而且這幾年,關於濟寧州和萊州城的傳聞說法越來越多,都說是繁華異常,不遜江南,更加難得的是地方上安定無比,從來不會發生什麽亂局亂象,要知道就算是江南有個風吹草動,也有百姓嘯聚吃大戶的情景,這亂世中,安定最為重要。

那鎮東將軍李孟盡管是跋扈,但這些年從來沒有打過敗仗,而且很少聽到山東軍馬有平賊左將軍那般的劣跡。偶爾過來幾名山東的客商,言語之間都有一種自豪敬畏在,這年頭可是少見。

這些來自湖廣的富人們,差不多有四分之三去了江南,四分之一則是去了南直隸的江北,畢竟,揚州府也是聞名天下的銷金太平好地方。

很多時候,人的選擇很隨性,對深處內陸的湖廣人士來說,去往江北的揚州,那叫“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去往蘇松常、杭嘉湖、南京城,那叫“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各有各的道理,說不上誰對誰錯。

至於那些去往山東濟寧城和膠州城的,則是有些不穩,過於追求新鮮獵奇,未免就有些不妥了。

不過多少年後,很多的投資機會和優待,都是對齊國公李孟的根據地山東的商人們才開放,而次一等的機會則是對齊國公鎮守的兩淮四府一州和河南歸德府開放,那是個爆炸一般的時代。

各種發財的機會紛紛湧現,民間的資本只要能抓住一個機會,就可以一步登天,豪富幾代,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盡管是湖廣失地,流民軍隊建立政權,這種種要緊的事情,可因為這些區域混亂無比,消息根本無法傳到京師。

這還是平賊將軍左良玉在潰逃到九江後,好歹穩定下來的局勢,這才是派人去給中樞送信,但沿途的道路差不多都是斷絕,唯一能走的地方就是南直隸、山東、北直隸這一線而已。

那從南向北來到京師的幾百裏加急的信使,就是來送這些消息的,大明的主要產糧區已經被流賊占據了,流賊不再是無地農民聚集在一起的烏合之眾,而是和大明並稱的大順,這種種,足以驚醒朝堂上那些糊塗蛋。

大明三百年的江山,已經是被崇禎皇帝和東林百官們經營成了一個亂七八糟,內外皆敵的破爛。

承天府陷落,湖廣失卻,岷王、楚王被殺,剛剛輕松下來的崇禎皇帝終於是又被震動了一次。朝廷最為倚重的部隊,還準備用來制衡李孟的平賊將軍左良玉一路潰逃,狼狽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