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崩(第5/6頁)

坐在龍椅上的皇太極自然把這個場景收入眼底,他現在精神差不多已經是恢復了全盛時候的八成,一切事情都很難逃出他的眼底,看見自己的繼承人中唯一還算良才的豪格這個反應,皇太極只覺得一股無力感充斥全身。

禮親王代善卻是拿手摸了一下額頭上的汗,緩了下才開口說道:

“皇上,這件事不能因為細作的一句話就當真,這麽多年咱們對明國一直是勝著,臣就不信,到了今年年末突然就轉過來了。”

“二哥……”

皇太極很少在公眾面前如此稱呼,一叫出來,殿堂安靜了下,代善也是身子一顫,感慨無限,皇太極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若是說殺敵一萬,朕自然不會當真,可全殲作不得假,何況阿巴泰和那些大清健兒的頭顱都在京師外面擺成了京觀,細作親眼看過的。”

話音未落,代善就有些站不住,居然有要仰倒的架勢,身後的勒克德渾連忙扶住,聽到皇太極確定了這個消息,本來還恭謹的多爾袞終於是擡起頭來,臉色也有些變了,多鐸、阿濟格這都是出名的火爆脾氣,也是一言不發。

阿巴泰這三萬多兵馬,不算是弱旅,甚至還要強過第三第四次入明的大軍,這些事情,在殿中的諸位親王貴人都是心中有數,但卻被明軍殲滅,本來以為那人口百倍於己,地盤百倍於己的龐然大物不過是一頭大羊而已。

可以任自己宰割,誰想到突然間這羊變成了狼,百倍於己的猛獸那是什麽概念,還不一口氣把自己吞掉。

代善年紀最大,那是跟著努爾哈赤經歷過當年大明沒有衰弱時代的老人,心底還有大明的余威震懾,所以剛才那個消息對他的震撼最大,也是禁受不起。

就算是其他沒有經過當年,一直是生活在對明國勝利之中的年輕勛貴們,也都是臉上變色,心中顫栗,一時間篤功殿上都有些亂了分寸。皇太極坐在那裏就是看著下面的紛亂和不知所措,也不出聲。

打破這個安靜的是一開始就沉默在那裏的鄭親王濟爾哈朗,他先是給皇太極行禮,然後才緩聲的開口說道:

“可知道這明將是誰,到底是那裏的兵馬,北直隸、山西、河南地方,明軍應該沒有可戰的兵馬了啊!”

邊上的阿濟格卻似想到了什麽,開口補充說道:

“山東總兵叫做李孟,他手中的兵馬倒是建制完整,不過山東的消息一直不太完備,聽漢人的那些水手說,這李孟是個販鹽的起家,做生意是一把好手,火器也多……”

濟爾哈朗在那裏想了想,又是開口說道:

“皇上,若是臣沒有記錯的話,上次入明的那次,折損的那幾百旗丁,明廷捷報上說是山東兵馬所勝,當日間還以為是山東總兵丘磊,現下看,沒準就是這李孟了。”

當日間折損這麽多旗丁回來,兩白旗不願意多談,其他的人卻也是忌憚多爾袞的權勢不敢多談,反倒是遮遮掩掩,這事情就這麽一直模糊下去,可這事情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裏,稍微一分析就能得到結果。

邊上的多爾袞躬身上前補充說道:

“京師的細作回報,說是山東已經將近七年沒有餉銀和糧草撥下,這樣的軍隊那裏會有什麽戰力,或許是大明其他地方的兵馬!”

一直是安靜在一旁的貝勒尼堪恭恭敬敬的低聲插口道:

“皇上、睿親王,明國那種地方是容不下忠臣良將的,派人散布些消息,給那領兵的明將構陷個罪名,肯定會有人替咱們大清動手。”

眾人已經是從方才的驚慌失措中,略微反應了過來,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怎麽對付這個目前還不明晰的明將。

皇太極一言不發,稍過片刻,一直是不出聲的豪格才遲遲疑疑的開口說道:

“皇阿瑪,兒臣領著兵去寧遠那邊布防吧!”

聽到這句話,皇太極一直是沉靜的臉上終於是露出了笑意,溫和的說道:

“豪格,你有這份心是好,但盛京這邊也離不開,不能亂動地方,眼下這屋子裏你的叔叔伯伯和兄弟,都是要保著你的,有他們在外面征戰,不用你去,諸位,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皇太極說得這句話頗為的突兀,但話裏的意思卻很明白,再次強調豪格的繼承人地位,並且讓眾人表態,豪格作戰還算是勇猛,可皇太極身上的其他優點卻沒有繼承多少,豪格是否為繼承人,各個旗甚至是兩黃旗內部都是反對的聲音不少,一直在拉鋸扯皮,可今日間有這等大敗的壞消息,皇太極卻把這件事生硬的拿上台面,並且讓篤功殿的這些女真貴人們表態,實在是讓人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