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一個有故事有本事的傭兵(第5/6頁)

和鄧格拉斯不同,歐曼的真才實學一開始就顯現了出來,他自己說自己從前指揮過萬人的部隊,如果原封不動的放過來,那他的地位甚至還要高過了新晉上來的核心將領張江等人,這對於嚴格按照軍功體系升遷的膠州營系統可不是什麽好事。

但有這樣才能的武人,如果從下面一步步做上來,未免有些浪費了,畢竟這歐曼·加裏斯也是四十多歲的人,從基層也不現實。

“既然已經是進了我膠州營之中,走,咱們先去看看你說的哪些不足,我這隊列和戰技,依仗他,可是橫行天下了。”

任用上有問題,那就試試他的實戰本領,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自然就明白了。

隨著李孟一起來這裏的文武諸人看歐曼的眼光已經不同,大家都知道這歐曼將來的肯定是差不了,最起碼起點會比那憊懶的鄧格拉斯要高很多,不過在眾人羨慕、熱切,還夾雜著嫉妒的眼神注視下,歐曼倒是很淡然。

這種自如的態度,讓眾人對他的評價倒是高了一層,榮辱不驚,這還是很體現人的素質,要是換了鄧洋人,恐怕早就是趾高氣揚起來了。

校場上兩千名實驗營的官兵已經是肅立在那裏,如果說親兵營出去之後都是軍官,那實驗營出去的則是士官,算是次一等的軍校,在實驗營表現良好的,或者是外放出去做軍官,或者是在親兵營接受進一步的鍛煉。

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兵們不充實到部隊中去,的確是個浪費,但是這個實驗營卻能最快的把李孟和下面軍將的想法實施下去,如果得出了成果,迅速的推廣到整個膠州營,這個作用可比兩千名老兵起到的傳幫帶作用更大。

得到了許可的歐曼站在校場上,費德勒神甫依舊是在他身邊做翻譯,把他的命令,精確的翻譯成漢語口令傳達下去。兩千人就是兩個營的編制,當然是為了兩軍交戰的演習而用,歐曼一方,自然要有對手,這邊的王海當仁不讓的作為敵對一方的統領。

歐曼選了九百名士兵,剩下的一千一百名,都是交給王海,這裏不比火器,雙方都是長矛兵,歐曼用的士兵比王海要少,而且這麽做,擺明了有勝利的把握,可是以少勝多,少的那方固然是能耐不小。

可這多的一方卻覺得心中冒火,王海這幾年雖然是沉穩了不少,但對方這樣的舉動還是讓他感覺到被輕視了。

用散兵和方隊作戰那是找死,看著歐曼那邊把士兵們排成了三十乘三十的方隊之後,王海這邊琢磨了下,也是更改了下布置,方陣是二十五乘四十的,而剩下的一百人作為機動在外圍遊弋。

演習不同戰場,特別是這樣的戰術演練,王海這邊雖然是準備好,可歐曼那邊還需要些時間,王海滿腹火氣的在那裏等著,看到歐曼和費德勒神甫一起在方隊前面比比劃劃,幾名隊官好像在爭論什麽。

這個校場周圍有個堆起來的土台子,便於更好的觀察校場上的演練,李孟在其中凝神看著下面的準備。他的手指卻在無意的敲著桌面,站在他身後的袁文宏跟隨的久了,卻知道這是大帥為什麽事情猶豫不決,正在考慮。

很快的場中兩隊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朝著這邊舉旗示意,一名傳令官詢問了下李孟,立刻是拿著手中的黑旗上下翻動,發出了命令。

兩隊相距二百步,都是豎著長矛,彼此對峙,開戰的命令一下,雙方都是同時下令,鼓聲響起,兩個方隊緩緩的靠近。

看見這些,李孟心中隱約有些得意,歐曼和鄧格拉斯到底是在歐洲見過打過的將兵,歐曼的這個戰術應該就是西方此時所用的,這個時代,歐陸的軍事技術已經開始甩開大明,想不到自己的布置居然和這個先進的暗合。

不過他心中也是惋惜,本來戚繼光練兵的時候,所寫的《紀效新書》等兵書,裏面的描述和當年戚繼光所訓練的兵馬,也是朝著步兵方陣的方向走。

戚繼光和馬基雅維利,東西方的人才從理論高度對步兵方隊訓練體制不約而同的重視,被認為是近代軍事的開端。

但戚繼光的訓練僅僅是一個火苗,很快就熄滅,而歐洲則是沿著這個方向一步步的走了下去,現在,李孟憑著自己超越時代的知識和理論,又在慢慢的縮小這個差距。

王海大聲發令,他的方陣速度不變,鼓聲也是不停,但是那支百人的小隊,卻開始加速,百人的小隊可以保持著比大方陣快的多的速度,這支一百人的小隊斜舉著長矛開始加速跑。

只是這個加速跑不是正面的沖擊,而是走一條斜線,朝著歐曼率領方陣的左翼跑了過去,隊伍的人數越少,就可以保證在越高的速度下前進,隊伍不亂,這百人的小跑,比起長矛方陣的緩慢來,已經可以稱得上是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