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布置

崇禎十四年的時候,在關外的滿清利用漢人火器工匠帶來的技術,開始鑄造火炮,濟爾哈郎和阿巴泰攻打杏山城的時候,所用的火炮就是十二磅的炮,也就是所謂的將軍炮。

滿清鑄造的這十二磅火炮重三千八百斤,運輸這炮的時候,拉車不能用馬而要用力量更大的牛來拖拽。

實際上這火炮在大部分時間,無論是大明還是關外的滿清,這些火炮都是安放在城頭用來防禦的,原因無他,這火炮實在是太沉重了。

膠州營的兵器制造局對各項工藝精益求精,又是抓的嚴,主事的人是孫和鬥這等通曉造炮的明白人,造出來的火炮差不多是三千二百斤左右,又有專門的炮架炮車,移動上靈便不少。

不過這靈便也是相對的,這等大炮,就算是炮架和炮車的重量,尋常的道路就承載不起,更不用說這水網地帶的濕潤土地。

但大批的民夫和丁壯卻是早就預備好的,每個人身上都是背著一袋子碎石子,後面的大船上還有些別的材料,上岸之後,兵卒們在前面堆著,還有三門三磅炮在那裏隨時機動,一步步的朝前推過去。

後面民夫丁壯鬧哄哄的急忙鋪墊道路,這樣的活計幹起來也舒服,反正前面大兵們在那裏頂著,要跑也是先跑,這錢給的多,活也是幹著安全,盡頭也就格外的足,碎石鋪在地面上,簡單的夯實。

然後就用大木板墊上去,鋪路的民夫也在軍官的指揮下拉著炮前進,地面堅實,人多力量大,這才是把著十二磅炮折騰了上來。

十二磅炮是將軍炮,十五磅和十八磅的大炮則是被稱為大將軍炮,在明末文人的筆記文章之中,被稱為“一炮打出,糜爛數裏”。

真實的威力雖然沒有這麽誇張,但比起三磅炮,六磅炮來,威力可不是磅數的增加能衡量的。

革左五營的左金王劉希堯善於守禦,別看在外面和淮揚軍打的並不高明,但在正陽鎮之內的守禦的確是有他獨到的地方。

如果就這麽放任部隊沖進去,膠州營淮揚軍的長處,長矛和火銃的威力無法施展出來,反倒是要陷入和對方的肉搏之中,肯定會遇到很大的損失。

這些情況,幾乎是用不著山東鹽幫來打聽,很多消息都是明面上的,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統領的兩萬南京禁軍,可沒什麽保密的意識講究,如同是篩子一般,什麽消息都能打探的出來。

既然如此,淮揚軍的參將陳六也不想去講究什麽狹路相逢勇者勝,索性是用火炮先轟開再說。

打也打不過,左金王劉希堯手下的部隊都是扯進了鎮子之中,左右想想又是不對勁,想著組織沖鋒打出來,外面這大炮的射程和威力,以正陽鎮布置得火力,恐怕也只能是被動挨打了。

越靠近正陽鎮,地形就越發的開闊起來,不過這正面差不多已經是被膠州營淮揚軍的火銃兵和長矛兵塞滿了,在這樣的態勢面前,如何沖得出來,才一露頭,就立刻是被打了出去。

推進到一定位置之後,民夫們開始修築土台,盡可能的比邊上的平地要高出些,四門十二磅炮就是被吃力的推到了這個上面。

四門十二磅炮,還有四門三磅炮放在土台的下面,在距離極近的距離上構築了炮兵陣地。

這邊架勢一擺開,正陽鎮裏面的革左五營士兵再也顧不得什麽據守防禦工事,紛紛的從屋子裏面跑了出來,朝著遠離火炮的方向逃跑。

而劉希堯的火炮設置在鎮子中間,還想要打擊沖進鎮子裏面的官兵,這下子連個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在火炮前面已經沒有士兵了,在火炮陣地,遠離火藥的位置上,都有一個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爐,金屬炮彈在這火爐之中燒的通紅。

河上船隊的淮揚軍士兵已經開始下船列隊,盡管能夠布下部隊的空間很狹窄,但還是盡可能的把部隊堆了上去,陳六也來到了靠前的地方,他手下的親衛們七手八腳的給他搭起來簡易的木台子,讓他站在上面觀看,這是個足夠安全的距離。

接下來的戰鬥陳六並沒有下太多的指令,當戰局完全按照預案和計劃進行的時候,勝利已經沒有多大的懸念。

十二磅炮的第一輪齊射,那些呼嘯著急速飛行的燒紅鐵球在正陽鎮之中直接變成了災難,本來還有人躲在前線的房屋和工事之中,想要給等一下沖進來的官兵伏擊殺傷,但這十二磅炮的炮彈直接是擊穿了墻壁和房屋。

不光是這些在前線的人倒黴,甚至還有那覺得自己撤到安全距離的革左五營士兵,同樣是被飛掠而來的炮彈打到。

這等燒紅的炮彈,只要是被刮擦到就是極為淒慘的事情,第一輪炮擊之後,左金王劉希堯在正陽鎮之內的部隊已經是壓不住了,第二輪炮擊之後,左金王再也不奢望能控制住部隊,帶著人馬朝著鎮外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