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4/5頁)

“賈守備家中乃是歸德府的望族,本是良善之輩,之所以走入歧途,只怕是心裏一時糊塗,如今河南地紛亂異常,南直隸淮北一帶也是如此,這等縉紳誤入歧途,我等朝廷兵馬,要有治病救人的心思,對這等幡然悔悟的,要欣然接納才是……”

眾將也已經是想明白,即便是這賈大山被升為守備,充其量也是個外系的將領,沒有太多實權,沒什麽打緊。

可李孟這番話卻讓眾人有些糊塗,自家大帥可不是這等說場面話的人物,不過李孟說完之後,笑著回頭對身後的袁文宏說道:

“袁先生,今日這處置,寫成文告,交給下面去其他地方分發,要用心去辦!”

袁文宏連忙的點頭答應,這正堂中多是只知道行軍作戰的武將,李孟方才的那些話,也就是他明白了幾分。

跪在堂下的賈大山已經有些控制不住,一名土豪能見過什麽市面,此時乍得高位,已經是激動得哭起來。

這種身份地位突然的變化,一個人甚至是他身後的家族,在這一刻命運都已經是改變,這種沖擊尋常人哪能沒有什麽反應。

站在正堂上的將官們也大多是出身卑微,能有今日的榮華富貴,也都是當年想都不敢想的,看見這賈大山的激動,人人都有些感慨,一時間那種排他的心思也淡了不少。

袁文宏恭敬的站在李孟身後,一邊回憶默誦者方才自家主公說的那些話,考慮用什麽樣的話語表達出來,地方上的人才能看得懂。

千金馬骨的典故,袁文宏是知道的,已經被領下去的賈大山,就是這“馬骨”了,這的確是很普通的計謀。

不過向來是自詡聰慧的袁文宏卻也是贊嘆,這等普通的計謀,用在此處,的確是大有效果。

大明下轄各省,紛亂者已經是近半,流民求活,地主自保,官軍征伐,幾股勢力糾纏不休,互有消長。

膠州營若想成事,僅憑這山東一省之地,屯田田莊之民,幾萬兵,那實在是顯得太過單薄,要想趁亂聚攏勢力,李孟現下是朝廷的總兵大將,也是官家的身份,和那流寇自然是不共戴天的立場。

而官兵那是朝廷的屬下,李孟既然是山東總兵,那也就是被劃定了範圍,若是朝著其他的地方伸手,未免是太過大逆不道。

剩下的也就是這地方上的豪強了,科舉有東林文士,從軍有世代將門,大明除卻江南和南北直隸兩地之外,絕大多數地方的地主豪強並沒有什麽進入官場的機會,只能是世世代代當個土豪。

偏偏這些人是地方上真正的統治者,有土地,有人力,可以聚攏起來大批的莊丁鄉勇。這些豪強也是墻頭草一般,朝廷的大義,官賊之分對他們來講基本上沒有什麽用處,只要對他們自己有好處的,他們才願意跟隨。

但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來說,他們率領的士卒和隊伍,是對地方上的豪強地主極為痛恨的,而且流民如蝗,需要豪強地主家中積儲的糧草為補給軍需,所以雙方遇上,定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自從陜西大亂以來,也不知道多少豪強地主,致仕的官員,家中的莊園砦堡被流寇打開,積儲全部被掠走,全家被殺的一人不剩,當年地主們壓榨泥腿子太狠,而今卻是被找回來了。

地主豪強天生和官府是親近的,但問題的關鍵是官兵太過廢物,任由流寇在各處橫行,豪強們就算想要投靠,也無處投靠,想要得到救援,往往是孤軍奮戰,這種局面,就算是想要投靠,也是無處投奔。

和流賊是你死我活的仇敵,和官兵卻聯系不到,即便是聯系到官兵,往往不是開拔就是被流賊打敗,豪強地主們只能是自保,但往往是勢單力孤。

不過,闖王李自成進入河南之後卻有個變化,他開始注意招攬這些鄉紳豪強,因為“闖賊”從前的所作所為,地方上的這些豪族還是寧可死戰也不願意投奔,但也有少數的士子文人和世家子過去加入。

為禍天下的流賊卻要招攬這類人,李自成到底有什麽心思,大家心裏都是明白。

不可能投奔闖賊,官兵卻無法投奔,李孟就以一名統兵大將的身份出現,收攏這些鄉紳土豪為主的地方勢力,他的大明總兵的身份,會讓很多人接受,但有個細微處很多人可能注意不到,李孟招撫流賊從來都是用山東總兵的身份來做,而從來不提什麽大明的朝廷,什麽聖明的天子。

開始爭取這部分力量,並且成為這部分力量的代言人,盡管做的隱晦,可他身邊的人同樣能猜到他的心思。

袁文宏自然是心中明白,他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對,跟著幹下去,只要是成功了,自己這種永遠不可能進入中樞的士人,可以陡然高升,到那從前連想像都不敢想像的地位上去,至於失敗,袁文宏卻也坦然,被人謀奪家產之後,快要凍餓至死,最壞也就是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