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六章 煤鐵 逼迫 因由

單純的鐵礦石運出去費時費力,只有冶煉成鐵之後才有價值,萊蕪一帶幾千年的開采下來,用木柴作為冶煉的材料肯定不現實,萊蕪周圍可是這個時代出現禿山很少的幾個縣城之一。

煤和焦炭是首選的燃料,萊蕪不產鐵,可附近的兗州府濟寧州一帶煤礦眾多,自從元朝開始就是通過水路和陸路運輸煤到萊蕪,提供給鐵礦使用。

這邊煤炭的供應一停,沒什麽儲備萊蕪冶鐵所立刻是生產運轉立刻是變得困難,冶鐵所的大使不敢耽誤,急忙的去找礦監丁旭稟報。

膠州營在兗州府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在這等商業買賣之上的控制,甚至還要超過其他州府,因為當日青鹽、私鹽、香鹽到後面的香鹽鋪子成立,直至靈山商行始終都和山東的商業中心,漕運的樞紐濟寧州有密切的聯系。

文如商行、八閩商行這些山東內外的大商號,以及這些大商號背後的大家族,也都和靈山商行關系不同尋常,這些年膠州營的勢力大漲,靈山商行的地位和能力也自然是跟著水漲船高。

兗州府煤礦出產雖然是不少,不過銷量也是一般,運輸是問題,再者是除卻鐵礦和一些作坊之外沒有大規模使用的需要,山東這邊冬天,北面的貧苦人家買不起煤,一般尋點普通柴禾,南面的冬天基本不用專門的取暖。

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太重視這個,膠州營在逢猛鎮的兵器制造局對煤礦的需求很大,靈山商行索性是把兗州府的煤礦買賣控制了起來。

當日可能沒有想到這天,李孟估計也沒有想到,這靈山商行設立之後,居然還有要和其他人打經濟戰的一天,李孟也是感嘆自己的運氣好。

沒有煤,出產不了鐵,自然就沒有辦法牟利,靈山商行把煤礦斷絕之後,也不做什麽矯揉做作的惡心事,直接就有商行的掌櫃的上門通報,說是而今亂世,大批的貨物運輸都需要雇用大批的人手畜力,可人力缺少,雇傭的工錢整日間的上漲,還請礦監丁旭公公開恩,把這煤價漲漲。

礦監丁旭的地位雖然高,但足夠身份的辦事人卻不多,很多事情他都要直接參與,聽到那些掌櫃的話之後,差點一口血噴出來,山東省的人口勞力到底都是集中在誰的手中,升鬥小民或許不知道,可山東稍微有些頭臉的人物誰不清楚,山東總兵李孟和屯田田莊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要不然最新的募兵都是屯田戶的莊丁,屯田田莊的出產都是供給膠州營軍中。

本來這大災之年,人命最不值錢,丁旭也準備給在萊蕪冶鐵所的勞力工錢來個大降價,反正外面大把快要餓死的人等著做工救命,誰想到因為屯田田莊招募流民,吞並田地,而且孔府和其余的大地主也都是差強人意的模仿,反倒是讓礦監丁旭的預料中的局面沒有出現,結果還因為逢猛鎮過來挖角,萊蕪冶鐵所還要稍微提高待遇,才能留住人。

別家說是勞力緊缺,丁旭還信,偏偏是這李總兵的手下說是人力短缺,這可就是明明白白的訛人了。

先不提丁旭的憤怒和無奈,而今山東可以稱得上大地主的不會超過五十人,李孟和孔家更是遠遠的超過其他幾位,這些大地主兼並土地也是為了收入,按照往年的做法,都是買到土地之後等待好年景土地增值撈取利益,而今大災連連,雖然不斷的兼並,但兼並來的土地不產生價值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膠州營興建的屯田田莊初起的時候,其余人還都笑話是婦人之仁,早晚要受這善心的拖累。誰想到膠州營的田莊調度綜合人力,修繕水利,興建各種農墾的設施,反倒是在這災年保證了一定的產出。算計起來,就算是次幾等的田地,在田莊之中都是賺的。

在邊上看笑話的那些大族豪門這才是回過味來,不過卻有人琢磨出來究竟,比如說孔府某子弟的筆記中就曾寫道,說是萬歷年中前期,山東尚有官府組織修繕水利舉動,之後就漸漸荒廢,灌溉系統的崩潰帶來了農田收入的減少,農田收入的減少帶來了財政收入的減少,財政收入的減少又導致了在興修水利以及一系列需要官府投入的項目上的投入大幅度的減少。平常年景還以為維持,一到災年,國家有大事的時候,這種維持立刻就被打破,天災,大戰,內亂,直接讓大明朝廷的財政崩潰,讓這種惡性循環不斷的加劇。

若是有大族大戶做那官府才能號召的集中人力,修繕各種農墾設施的,恐怕才剛剛的發出動議,就會被官府和官軍以心懷叵測,邀買人心的罪名下獄殺頭。

現在不同了,天下大亂,朝廷的全部中心都是放在內亂和外敵上,無暇顧及山東地,其他省份打亂,而膠州營的存在卻勉強的在山東境內維持住了安寧和平靜,在類似於獨立王國的環境下,調配集合人力物力,興修水利和各種利民措施,就可以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