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七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

既然來了,總歸要見識這個時代的繁華和特色,這就和李孟在現代的時候跟著押運車去泰安,時間緊迫,上級要求是快去快回,不過李孟卻和同事說,既然是來到這個地方,不去泰山逛逛,豈不是太可惜了。

這和李孟要去開封城遊覽,一個道理。

在膠州城內辦了大量的路引,一路上根本沒有人理會,還是在這開封城第一次用上,在開封城門的守城士兵,好歹沒有倚著城墻在那裏曬太陽,而且看精神狀態和衣甲,顯得頗為齊整,倒有些軍兵的模樣。

李孟為了不讓其他人注意,大部分的人都是留在船上和渡口那邊的客棧之中,孟恩來過開封城,自然是作為向導,王海和陳六子作為隨從跟在身邊,還有十幾個人裝做路人跟在左右照應,這應該是足夠。

進城的時候,或許是李孟和陳六,王海身上的那種武人氣質吸引了守城士兵的注意,特意過來索要路引。

李孟的做事風格很多人不習慣,比如說這次出門,很多人告訴他說路引無用,可李孟還是預備了許多帶在身上,進入河南後,只要是要登岸入城,就在船上著人把路引填寫完畢後再出發。

在歸德府的丁家渡口上岸的時候,李孟就是準備好了路引,不過也沒有人來查,鹽丁甚至是包括向導都覺得李孟做事實在是太過細碎。

可來到這開封城門口,守城士兵過來詢問路引,李孟從容的拿出來之後,周圍的人都是很嘆服,若不是李孟的提前準備,大家還真是很難解釋自己的來意,在城門處,開封城的兵馬雖是可以出動,萬一解釋不清要拿歸衙門問話,或者是起了沖突,這是十幾號人壓根沒有什麽反抗的機會,那就麻煩大了。

這種做事的方式李孟是在現代養成的,金融押運車輛凡是有去外地的任務,公司的行政人員總是把所有應該會用到的手續準備完全,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有權力的部門和個人要是想找你麻煩和破綻很容易,如果你自己準備再不充分,那就是自找倒黴了,何況是在這亂世之中的明末。

李孟一個山東的武官,私服來河南,本身就說不清楚,還是把該做的東西都充分準備,避免因為漏洞和遺忘而造成的危險。

山東商人李某去潼關做生意,路引上寫的明明白白,印鑒和擡頭都是官府的標準格式,守城門的士兵也未必認識字,不過看著對方拿出路引來,也就沒有什麽懷疑了,收了李孟些常例的銀錢好處,還勸道:

“這位客官,潼關那邊亂的要命,河南地界也就是這些大城還保險點了,聽句勸,回家吧,你們山東還算是太平的。”

開封城外五裏左右還是處處餓殍,饑民流民還有借著這個機會發財的惡棍無賴都在其中,整個如同地獄一般,不過到了開封城邊上,景象為之一變,開封城墻雖說是顯得破舊異常,可還是高大巍峨,平添幾分壯觀氣象。

一進城門,雖說無風,李孟還是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那種喧嚷熱鬧的氣息,雖說兩邊是青磚黑瓦,雕梁畫棟,車馬如織,可李孟還是感覺到了只有在現代的都市裏面才能感覺到的那種繁華,形式雖然不用,可本質是相同的。

看著李孟和陳六,王海的模樣,孟恩自然知道這表現是為什麽,孟恩來過洛陽幾次,此時正好充當向導,也不用李孟開口,他先走在前面,指著街道兩旁的處處,開始介紹起來,倒頗有幾分導遊的意思。

比如說某處是北宋包龍圖放置鍘刀的所在,某處是歷代翰林們題字的碑園,李孟聽著他的介紹,也不準備過去仔細的瀏覽,只是在街上走馬觀花的溜達,倒也是看得興致盎然。

陳六和王海聽得眉飛色舞,不過李孟的注意林卻看到了些別的東西,比如說常看到幾個街邊賣藝的,都是穿著袈裟僧袍做和尚打扮,立在一邊的旗杆上都是寫著少林弟子,這倒是古今相承,和現代區別不大。

開封城雖說城內城外完全是地獄天堂的區別,可在城內還是能看出來些跡象,比如說是賣兒賣女或者是自賣為奴的,都是跪在街邊,李孟隨意瞥了幾眼,感嘆幾聲也就不再在意了,對這些人來說,人口買賣這件事情並不是什麽殘酷的,被人買下,才是他們的幸運,最起碼可以維持著活下去。

其他人對這等的人口買賣顯然不以為意,甚至不把這個當作什麽特殊的景色,只是一掠而過,在城門向裏走,漸漸的就走到真正的繁華地帶,也許是孟恩主動領著來最繁華的地段,這大路十匹馬並排也是跑得開,兩邊的房屋基本看不見平房,都是兩三層的樓座,這可是濟寧州見不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