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人間絕代才子李煜的悲歡人生(第2/10頁)

李璟在江東已經做了十五年的皇帝,即使在北邊屢屢被柴榮欺負,但在地盤內還是有絕對的權威。淮南的失去對李璟的打擊極為沉重,在柴榮撤軍後,李璟開始對他手下的那幫“軍事家”下狠手。接連罷免了馮延巳、陳覺,對被周軍俘虜後又被放回的馮延魯、邊鎬等人也束之高閣。而史稱“機變如神”的宋齊丘,也被李璟幽禁在九華山,不久餓死。

形勢已經如此,李璟也看的很開了,活哪天算哪天吧。而皇太子李弘冀在害死了李景遂後,也一直沒有閑著,小弟李煜生下來時有一目重瞳,有異相。李弘冀雖然還不敢對李煜下手,但經常敲打李煜,讓李煜自個掂量去。李煜雖然文弱,但這點意思還是明白了,心裏也很不高興:“我從來就沒想過當什麽皇帝,這麽疑心做什麽?”

李煜經常向李弘冀保證沒這個心思,李弘冀才釋懷。李弘冀能不能最終當上皇帝,關鍵並不是李煜的得寵程度,只要他不犯下過大的錯誤,李璟不會輕易拿到他這個嫡長子的。但如果李璟知道了李景遂暴死的真相,呵呵,佛也救不了李弘冀。

李弘冀巴望著老爹早死,可沒想到他天生就不是個皇帝命,在周顯德六年(公元 959年)七月,李弘冀突然得了暴病,勉強挨到九月,死了。李弘冀的死因,史書稱是李景遂冤魂不散,來找李弘冀討命。當然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但李弘冀做賊心虛,用腦“過度”,嗚呼哀哉,也算對李景遂有個交待吧。

李弘冀的死並沒有給李璟帶來多大打擊,畢竟現在的國勢比死了一個兒子更加讓李璟感動莫名的悲哀,好在還有一個兒子。宋建隆二年(公元 961年)二月,李璟見北方易主,趙匡胤稱帝,不知道趙匡胤對江東是個什麽態度,心存疑慮。決定遷都南昌,觀察一下趙匡胤的動靜再做打算。

李璟走前,立吳王李煜為皇太子,留守金陵,正式把李煜這個文弱書生推向了風口浪尖上。李煜雖然一肚子的不情願,他最願意做的還是一個名士,自號為“蓮峰居士”,一派名士風度,沒曾想有一天自己會成為皇太子。其實這也怪不得李璟,李弘冀死後,李煜是實際上的嫡長子,不立他立誰?

和金陵相比,南昌地勢偏遠,根本不是個建都的所在。群臣都住慣了金陵,也不想來到這個“荒效野外”喝涼風,都勸李璟還是回金陵吧,宋人一時半會也打不過來。

李璟也有些後悔,但猶豫不決,天知道趙匡胤什麽時候打過來。李璟茶飯不思,沒多久就染上重病。已經“大徹大悟”的李璟對人生已經沒什麽留戀的了,先主打下來的這份家業傳到他這裏基本就算報銷了,根據經驗,趙匡胤的野心不比柴榮小,早晚會下江南的。自己現在死去,也免去了當亡國之主的屈辱,真是大幸。李璟開始絕食,每天只是喝點水,數日後,李璟病死南昌,年四十六歲。

和他兒子李煜後來的悲慘經歷相比,李璟確實非常幸運。人都會死去,但做為亡國皇帝,善終的沒幾個,而且還要受盡屈辱,與其這樣活著,真不如死了。雖然李璟很有才華,在“皇帝文化素質排行榜”上,李璟都能排到前列。但想在歷史上博得一席之地,靠的不是文才,而是政治能力和軍事能力,加上一點手腕。

南唐共歷三主,每個皇帝都和北方的“朋友”打過交道,李昪的“朋友”是石敬瑭,李璟的“朋友”是柴榮,而李煜的“朋友”則是趙匡胤。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繼位,得到趙匡胤的同意後,尊父親李璟廟號為元宗,並改原名李從嘉為李煜。嗣位伊始,自然免不了一番“人事安排”,尊母親鐘氏為聖尊後(避李煜外佬爺鐘泰章的名諱),鐘氏就是當年手刃吳國重臣張顥的鐘泰章的女兒。立大司徒周宗的女兒周娥皇為後,王公貴族們也跟著“提高行政級別”。

李璟對柴榮奴顏婢膝,為的就是希望柴榮能放他一馬。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李煜也如法炮制,不這樣做也沒辦法,趙匡胤貪婪的很,一不高興就能把江南給平了,根本惹不起。宋建隆二年(公元 961年)七月,李煜為了“孝敬”趙匡胤,派戶部尚書馮延魯給趙匡胤送了一份厚禮:金器兩千兩、銀器兩萬兩,錦帛三萬匹。

趙匡胤哪能看上這點東西,他看中的是李煜的“孝心”,李煜非常謙卑的寫一封信,說自己本想師法“巢、許,夷、齊”,做個江湖散人,只是兄弟多夭,迫不得已才當上國主。並拍了趙匡胤的馬屁:“陛下懷柔義廣,煦嫗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遠憑帝力,下撫舊邦,克獲宴安,得從康泰”雲雲。

趙匡胤見李煜比他老子更容易對付,心中暗喜,不過趙匡胤聽說李煜在金陵大赦時建了金雞,非常生氣。因為只有皇帝才能資格造金雞,李煜此舉自然有輕視趙匡胤之嫌。隨行的南唐進奏使陸昭符擔心趙匡胤發作,笑道:“陛下不要相信傳言,那不是什麽金雞,不過是只亂七八糟的什麽鳥,敝國主做為臣下,哪敢行此僭越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