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場遊戲一場夢(第2/2頁)

安老爺子負起了雙手,慢騰騰地踱開了去:“這個地方、這裏的家族,很多都已存在了上千年。千余年來,每隔百余年,總要折騰折騰,生上一場大病,病愈了,它就活得更精神。從洪武、永樂到現在,差不多也該到了又大病一場的時候了……”

此時此刻,再度回想起安老爺子的這番話,曾經懵懂的展凝兒豁然開朗,她終於明白了外公的意思:小到一個人、一個家族,大到一方勢力、一個國家,經過長期的苦難或長期的安定之後,積累下來的弊病和問題就會促使它“生病”,這是一個自我清洗、調整的過程。

這個“身體”撐得過去,它才能更健康的發展。即便不能痊愈,這場大病也能把積累的弊病和問題宣泄一下,延長它的壽命,這其實並非壞事,強行壓制、阻止它的發作,反而容易造成它的“猝死。”

也許葉小天、曹瑞希、於珺婷、楊應龍這些不安份的人,就是寄生於這個積病之軀,與之共生卻又希圖改變它的那股力量,不管他們是正是邪、是好是壞,他們都是應天運而生,是這個病弱之軀試圖自我調整修復的手段。

看看展家吧,曾經以為它是如此的強大,一直延續著、維持著祖先的輝煌,直到大難臨頭,才發現它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它的內部早已腐朽不堪,不經歷一場血與火的淬煉,它怎麽可能去蕪存精?

展家目前所經歷的一切,在外公看來,就是它必須要經歷、要熬過的一個考驗,安家袖手旁觀除了展家之前更貼近播州楊家,恐怕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

安老爺子所思所為就一定對嗎?沒有人知道。但是有一點可以因此確定了:安老爺子的人生哲學更傾向於黃老之學、無為而治。

對大明帝國戰意盎然的文官們來說,他們也欣賞皇帝無為而治,皇帝無為而治,他們才能一抒報負。文官集團的這種想法,與想要有所作為、且聰慧精明、精力旺盛的年輕天子的想法顯然是相悖的。

萬歷皇帝本以為搞臭了張居正,他就徹底脫離了這個治世名臣的陰影,可以像秦皇漢武一樣有所作為,但他很快就發現,他陷進了一個更大的泥綽――來自文官集團的束縛和阻力。

這束縛和阻力看起來遠不及當初的張居正一樣強橫霸道,但它柔韌、頑強,朱翊鈞就像一頭撲上蛛網的“小強”,一次次努力抗爭,卻始終無法擺脫,反而糾纏的越來越深。

如此種種,令這年輕的天子越來越是心力交瘁。而此時,他忽然在無聊、無趣的人生中找到了一抹鮮活的綠色,可以給他看似尊榮、實則枯燥乏味的帝王生活增加一絲樂趣――萌萌噠的夏瑩瑩。

然而,他屬意的女子卻被葉小天野蠻粗暴地搶走了。葉小天和夏瑩瑩本就兩情相悅,實際上他才是橫插一手的人,但這一點他不會認識到,因為他是皇帝,他是整個天下的主人。

“這個天下,是朕的!”

朱翊鈞一直是這麽想的,可葉小天狠狠地給了他一記耳光,把他打醒了:“老子不想給你的,就不是你的。”

朱翊鈞小朋友捂著被抽腫的臉頰,就像一條狼狽的惡龍,眼睜睜地看著勝利的小王子帶著萌萌噠的小公舉揚長而去,而他卻什麽都不能做,這件事對他的打擊非常嚴重。

他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厭惡,這種厭惡感終於在這一年九九重陽之際積累到了極致,像洪水一樣爆發了。

從七月份開始,南北各地相繼發生了旱澇災害,開封、陜州、靈寶等府州縣大雨不止,漂沒人畜不計其數。通州大風雨,漂損漕米八千一百七十三石。江北蝗災、陜西大旱、江南大雨……

黃河沿岸的饑民吃起了草木,陜西富平、蒲城、同官等縣的百姓甚至吃起了觀音土。萬歷皇帝打起精神,派人分赴各地進行救濟。救災一直持續到九月初,剛剛有所緩解,政爭又開始了。

監察官奮起精神繼續攻擊行政官,行政官奮然反擊攻訐監察官,與此同時,他們居然還有精力一起向皇帝發難:請立皇太子、請分封諸王並遷離京城、請進封皇長子生母恭妃……每日朝堂之上,聒噪之聲不絕於耳。

萬歷皇帝對這一切深惡痛絕,上朝於他而言,就像一場玩厭了的遊戲,他終於決定――換一種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