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決戰紫禁城(第2/3頁)

人家也知道,只要答應跟了皇帝,小天哥就能平安無恙,可人家寧願與小天哥哥一同去死,也不做那自毀名節的事。今日,我夏瑩瑩來到宮門前,就是想以死明志!”

夏瑩瑩說著,變戲法兒似的從袖中摸出一口短刀,將刀尖對準自己的心口,哀婉地道:“反正皇上想殺人,小天哥就一定會死,人家不如先走一步,黃泉路上等著小天哥哥,一道兒做對鬼夫妻吧!”

李博賢正在看婚書,待他看見那媒人居然是蒙古三娘子,一張臉羞得更紅了。皇上這臉都丟到大草原上去了,真是……常言道:主辱臣死,主憂臣勞,主自尋其辱的話怎麽辦?跟著一起丟人唄。

李博賢正氣憤地想著,忽見夏瑩瑩掣出一把匕首,對準了她的心口,李博賢這一嚇可真是非同小可。夏瑩瑩要是真死了,縱然經過他的苦諫,皇上幡然悔悟,這事兒也無可挽回了。

李博賢一把抓住了夏瑩瑩的手腕,驚叫道:“姑娘死不得,萬萬死不得!本官為你做主,定能保得你那夫君平安,你可千萬不要自尋短見!”

瑩瑩不是個有心機的姑娘,智略計謀一類的東西更談不上,但她此番所說的事九成九是真的,再加上一點從小捉弄爺祖、叔伯、兄弟時練就的本領,那半真半假的表演居然把李禦史唬了個堅信不疑。

本著為皇帝負責的信念,他絕對不能讓瑩瑩死,瑩瑩一旦死了,堂堂天子為了逼奪民女,害死人家男人,逼死人家女人,這名聲就臭到家了,身為當事禦史,也是他的嚴重失職。

李博賢緊緊抓著瑩瑩的手腕,把尖刀抓離她的心口,正色說道:“姑娘不必絕望悲傷,有李某在,一定能保得你夫妻平安!”

瑩瑩啜泣地道:“天大地大,皇上最大,你真能幫到我嗎?”

“能!”

李博賢斬釘截鐵地答了一句,攥著瑩瑩的手腕道:“禦史台就在不遠處,姑娘請跟我來!”

這個時候,李博賢已經不在乎讓同僚知道並參與此事了,他是首倡者,注定了名垂青史的只能是他,那還怕同僚們知道做什麽,多一個人聲勢便壯一分,正要合眾言官之力,才能阻止皇帝在罪惡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李博賢拉著夏瑩瑩匆匆而走,倒忘了旁邊還有一個眼巴巴地盯著他的山東道監察禦史劉桓邑。劉禦史一直站在遠處看著,眼見那位嫁娘打扮的女子時而激憤,時而垂首,李禦史時而怒容滿面,時而面紅耳赤,只把劉恒邑急得抓耳撓腮。

如今見那新嫁娘居然還掏出一把刀來,劉禦史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更是心急如焚。不過,身為清流,劉禦史的節操還是有的,這筆“生意”人家李禦史明顯已經“接單”了,他怎麽好意思厚著臉皮沖上去搶“提成”?

眼看李博賢拉著夏瑩瑩匆匆離去,劉禦史只能悵然追望,有心追上去,又繞不過自尊這道關,同樣是監察禦史,他都年近六旬了,李博賢的年紀在他面前只是小字輩兒,怎麽好意思。

劉禦史正猶豫間,旁邊忽然有人嘿嘿一笑,道:“老道長,在這兒瞧什麽呐?”

劉禦史扭頭一看,認識,熟人!通政司右通政黨騰輝,說起來他們兩個還是同年進士,自然熟悉。不過,兩人的仕途之路發展不同,現在黨騰輝身為通政司右通政,已經官居四品,而他還是個七品官,可真要論起權勢地位,他可能還尤有過之。

四品官?整個大明數下來,怎麽著也有幾百位,可禦史,全國上下一共才一百一十六人,那可是實權在握、權大職輕的特殊官員:清流言官。

所以,黨騰輝這位老同年見了劉禦史也不能托大,還是得尊稱一句老道長。這老道長可不是指出家人,而是對監察禦史的尊稱。因為大明監察系統把全國劃分為十三道,每道都設有監察禦史,所以稱其為“道長”。

劉恒邑怎好說他是眼熱李禦史得了一筆好“生意”,忙打個哈哈道:“沒甚麽,沒甚麽,黨老大人怎麽這般清閑呐?”

黨騰輝笑道:“有幾份重要的奏章,還是黨某親手送到宮裏妥當。”黨騰輝說著,便捋著胡須,望著遠方只余一道紅色身影的夏瑩瑩嘆道:“這位姑娘倒也真是了得,竟有勇氣身著嫁妝宮前明志!”

劉老禦史一聽,急忙問道:“怎麽,黨老大人知道那位姑娘為何身著嫁妝出現在午門之外?”

黨騰輝道:“略知一二。這位姑娘呀……”黨騰輝撿那能說的對劉老禦史說了一遍,拱拱手道:“黨某還要進宮,就不多聊了。改日再邀老道長過府飲酒。”

黨騰輝說罷便向宮裏走去。劉恒邑望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他終於明白李博賢方才為何那般激動了。禦史,是為刷聲望而存在的官員,可要刷到皇帝這種大BOSS,而且有機會擔當主攻手,那機會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