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錙銖必較(第2/2頁)

年輕的時候,陳淼只有祖上傳下來的六畝田地,他精心侍弄田地和莊稼,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莊稼把式,每年的收成總比別人家要好上兩成。有些人家一有了錢就買酒買肉吃掉了,還有些人喜歡耍錢,而陳淼卻只有一個愛好:買地。

他口挪肚攢,節儉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攢夠一畝地的錢,便買一畝地。如此下來,在他年過中旬的時候,就已擁有了三十畝地,那時候自己家種不過來,就需要雇短工,陳老財自己一家人吃鹹菜喝稀粥,也要供應雇工有幹飯吃,就為了讓他們幹活有力氣。

雖然說地主雇工很少會故意苛待,因為雇工一旦對你懷恨在心,偷閑誤工還是輕的,故意在你的莊稼地裏做點手腳,是很難看得出來的,到時候收成不好,你知道是怨天還是怨地?但是像陳淼這樣主家待遇反不如雇工的倒也罕見。

幾十年下來,當年那個青壯的小夥子腰也彎了,背也駝了,卻已擁有了一百多畝土地,成了他們村裏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在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這可是很不容易的。

小淼子變成了陳老財,但他依舊節儉如昔,出門時總要習慣性地帶著一個筐,萬一看到什麽牛馬糞,就抄起來送進自家的田。當然,別人家的騾馬屁股後面大多帶著一個兜兜,誰也不想把肥料便宜了別人,可總有不會過日子的。

陳老財已經老了,曾經挺拔的腰杆兒已經佝僂起來,家裏的田地主要交給幾個兒子去侍弄了,但他每天還是會習慣性地到田間地頭去走一走,巡視他的王國,只要看那莊稼長得粗壯,心裏便無比滿足,憧憬著繼續攢錢,繼續買地。

今日吃罷早飯,陳老財拎著小筐又出了門,快到自家地頭兒的時候,陳老財忽然發現道右秦老財家的地頭上堆了一大片的淤泥,那烏黑的顏色,被鍬鏟過的切面甚至發出閃閃的烏光。

好肥的土啊!陳老財登時兩眼放光,他趕緊走過去,抓起一塊泥巴,淤泥已經幹了,被他用力一攥便化成了細土。“好土!好土!肥力十足!”陳老財仿佛看到了這樣的沃土之中莊稼瘋狂地生長,睡一覺起來,莊稼便拔高一節。

“秦老財從哪兒弄來的這樣肥土?”陳老財的心登時像貓爪子撓著似的,看到地頭正有秦家的一個長工在鋤草,陳老財趕緊向他招呼一聲,把他叫到自己面前。

聽陳老財一問,那老農憨厚地一笑,搖頭道:“這俺可不曉得……”

老農一臉憨厚質樸的笑,卻掩不住他眼底的一絲狡黠。那種農民式的狡猾,陳老財再熟悉不過了,他沒多說什麽,只是忍著肉疼,從懷裏摸出兩枚黃澄澄的大錢兒。

大錢兒到了那老農的手上,陳老財便打聽到了這樣一個消息:銅仁城裏正在清淤,那淤泥可都是漚發了幾百年的肥土,只不過三街六巷剛開始清淤,役夫們就被調去西城,以致三街六巷停工,淤泥堆滿堤壩。

秦老爺有個本家親戚在推官衙門做事,是他告訴秦老爺這個消息,秦老爺才想到去運汙泥的,這泥巴運到自家田地裏,均勻地撒開來,那可就是極好的肥料啊。

陳老財得了這個消息掉頭就走,他也不去地裏了,提著筐子,風風火火地往家趕,生怕晚了一步,那肥料就被秦老財家給運光。很快,三街六巷外的路口處又多了幾輛車子,陳老財帶著他的幾個兒子和長工也加入了爭搶河泥的隊伍。

那些河泥在堤壩上晾曬了幾天,已呈半幹狀態,運輸起來並不很難。李秋池站在路口,輕搖小扇:“看這光景兒,明天淤泥就能運光,到時候讓役夫們回來,把道路重新鋪好,也就小半天的功夫。”

蘇循天搖頭笑道:“李大狀,你當真好手段!此一舉,既幫大人收服了刑廳僚屬的人心,又幫大人賺到了一筆銀子,如今還有這許多免費的勞力,自告奮勇幫著清淤,佩服!佩服!”

李秋池笑道:“此乃李某與東翁共同商議出來的主意,李某可不敢獨居其功!”

蘇循天道:“對了,說到大人,一大早就沒見他,大人去哪裏了?”

李秋池道:“大人去了裕記磚瓦廠。”

蘇循天愕然:“磚瓦廠?大人要在銅仁再起一幢大宅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