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機緣巧合(第2/3頁)

龐驛丞見葉小天這麽好說話,對他大生好感,忙起身道:“下官送大人!”

龐驛丞引著葉小天出來,叫人把葉小天的侍從們也喚來,便領著他們往驛站後面走,一路行去,果見驛館裏已是人滿為患。其實入住驛館的真正官員並不多,只是這些官員大多是土官,在地方上都是土皇帝一般的大老爺,出門在外都帶了大批隨從,難怪這驛館住不下了。

龐驛丞引著葉小天行去,行至一處院落時,就聽裏邊有人高喊一聲:“土司老爺出行啦!”

院子內外許多仆從下人聽到聲音便紛紛撫胸低頭,狀極恭敬。這些土司老爺當然比不得安宋田楊這等大土司,但他們也是土司,有的土司地盤只有兩個鎮子,有的土司地盤不及一縣,但是在地方上是說一不二的人物,論起權威來,朝廷派遣的流官,便是節鎮一方的封疆大吏那也是比不上的。

土司老爺們出門派頭都很大,事實上他們根本就不大出門,除了土司老爺們之間聚會或是到官府議事,平日裏他們都住在自己寨子裏,深居簡出,偶爾要是出趟門,也要先請巫師蔔算一卦,非常麻煩。

他們這些隨從下人都是奴隸,被稱為娃子,在寨子裏時,只要土司老爺一出來,就有三聲號角響起,娃子們不管正在幹什麽,都得停下手中一切活計,彎腰施禮,等待主人離開後,再度響起三聲號角,這才可以自行其是。

土司老爺回家的時候也是這般規矩,要等土司老爺上了二樓,三聲號角響過,這才能夠起身,所以那些在土司老爺就位後才出生的娃子,哪怕就是在土司老爺的內院當差,幾十年都不認識自家老爺長相,那也毫不出奇。

龐驛丞見有土司出來,便站住了腳下,葉小天也隨之站下,向院內看去,只見有兩個人從正房裏出來,其中一人身著襕衫,個頭兒不高,腮有橫肉,闊口如蛤,雙目細長,走路時雙膀微微晃動著。另外一人身著一領胡袍,盤領左衽,頭上戴了一頂錦雉羽毛盤紮的羽冠。

龐驛丞向那二人拱了拱手,笑道:“李經歷、紮西土司,要出門啊?”

彼此間客套幾句,這才錯身而過。葉小天站在一旁,向那闊口細目的襕衫人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心道:“這位土司老爺應該也是來爭賑款的,那襕衫人就是他攀交的本地關系了。”

待那李經歷與紮西土司離開,葉小天便故作不經心地對對龐驛丞道:“這位紮西土司到銅仁來,想必也是為了賑款了。呵呵,這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只不知他交往的這位李經歷是何許人也,在知府大人面前能說得上話麽?”

龐驛丞與他交淺言深,平常時候絕不會向他透露什麽,但葉小天本該入住驛館,卻絲毫沒有難為他,龐驛丞自覺欠了他一個人情,便坦率答道:“那李經歷是我銅仁府的府經歷,名叫李向榮,主管收發校注,分掌章奏文書,還是能說得上說的。”

葉小天聽了心中不由一動,紮西土司與此等人物攀上了交情,爭取賑款的希望自然就大些。可惜自己沒有門路,貿然求上門去,人家也不會搭理。

龐驛丞瞟了他一眼,提點他道:“各郡縣官員,有許多早就趕到了這裏,有些晚來的也大多是因為早有門路,葉縣丞你此來銅仁,應該也是為了賑款吧,若是沒有得力的人物在知府大人面前為你美言,恐怕是不易成事的。”

葉小天見龐驛丞主動攀談,便順著他的話碴兒道:“龐驛丞說的是,不瞞你說,本官在銅仁府只識得府學裏一位黎教諭,在知府大人面前是說不上話的,本官很是發愁啊。”

龐驛丞呆了一呆,訝然道:“府學黎教諭?府學裏只有一位姓黎的教諭,你說的莫非就是黎中隱黎教諭麽。”

葉小天道:“正是此人,怎麽,龐驛丞與他相熟?”

龐驛丞道:“方才那位李經歷,就是黎教諭的女婿啊。葉大人既然認得黎教諭,何不通過黎教諭走走這位李經歷的門路,或可對你有所幫助。”

葉小天怔了怔,反問道:“方才那位李經歷是黎教諭的女婿?卻不知黎教諭有幾個女兒。”

龐驛丞被這個問題問的一愣,道:“只有一個,怎麽?”

葉小天臉上便露出一抹古怪的神氣兒,龐驛丞見了心想:“這位葉縣丞不認識黎教諭的女婿,連黎教諭有幾個女兒都不知道,顯見與黎教諭也不是多麽親近的關系,恐後是攀不上交情了。”

為了避免葉小天尷尬,龐驛丞便不再多言,他把葉小天送出後門,指點了大悲寺的方向便回去了,門扉已經關閉,葉小天站在門外,左思右想,仰天長嘆一聲:“可惜,實在可惜啊!”

眾侍衛中一人忍不住道:“不知大人因何事覺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