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促膝長談(第2/2頁)

嘴裏說著,還是舉起手,與她“啪啪啪”地對擊三掌。時人立誓承諾,可不像後世許多人對神明全沒了敬畏之心,隨口承諾立誓如同放屁一般,這三擊掌訂下的契約,可比後世的白紙黑字還有約束力。

三掌擊罷,葉小天在袖底微微撚著手指,只覺粉膩柔滑的感覺依舊蕩漾不去,青蔥少女與成熟的女人之間的區別還是蠻大的,哪怕是區別最小的手掌,只要仔細,也能感覺出來。

盟約既立,二人的關系立即熟絡起來,時間緊迫,二人馬上就可以合作的內容以及今後的聯系方式等一系列事情進行了磋商、研究,這其中有雙方各自的打算、預測,也有每一步行動中付出與利益的分配。

雅夫人不再客氣了,她以一個錙銖必較的商人的姿態,竭力為她丈夫爭取著盡可能多的利益。當然,她的言語是委婉的,態度是溫柔的,絕對沒有一點氣急敗壞的吃相,非常優雅而美麗,以致葉小天也不覺生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覺。

窗外大雨滂沱,但那風雨聲似乎已經遠離了書房,二人已經完全沉浸其中。孤男寡女,卻沒有曖昧的氣氛,只有利益的分割。等到一切議定,雅夫人舒了口氣,這時才完全地放松下來,有了一份欣賞書房情景的閑情逸致。

蘇雅眸波一轉,忽見葉小天書案上方墻壁上掛了一副“蘭草圖”,只一看那幅圖,她就認出是自己的手筆。定睛再一看,見上面還題著自己的小字“心蘭”,果然是自己的作品了。

雅夫人先是有些驚訝,不知何時葉小天這裏掛了一副她的畫作,仔細一想,才憶起自家兄弟曾從她這裏要走一幅畫作,沒想到卻是用來饋贈葉小天。

雅夫人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本是她信手塗鴉之作,如果早知是拿來送人,必定要畫得更認真些。不過,這樣隨意的作品,雖然略顯潦草,倒是少了幾分拘瑾,靈氣更足了。

葉小天可不知道那“心蘭”二字是雅夫人的小字,因為雅夫人只是信手揮就,沒把它當成什麽正式的畫作,所以題款也極簡單,整幅畫上就只有心蘭兩個字,他還以為這兩個字是這幅畫的名字。

葉小天順著雅夫人的目光扭頭看去,看的卻不是雅夫人正在瞄著的那副蘭草圖,而是蘭草圖旁邊另一副“高山流水圖”,這張畫繪的是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會知音的故事,峨峨高山,洋洋流水,伯牙端坐撫琴,遠遠林中隱現一人,正在揮斧砍樵。

這幅畫卻是真正的名家之作了,是羅大亨搜羅了來送給葉小天的,是宋代著名畫師王希孟的一部作品,此前已經經過多人收藏,上邊印了許多私人銘章,葉小天也在上邊加印了自己的銘章。

葉小天只當雅夫人看的是這幅畫,不禁笑道:“夫人喜歡這幅畫?小天不大懂畫,只聽大亨說過,說這名叫王希孟的畫師曾受過徽宗趙佶親自指點,畫藝精湛,但他年不過二十便早逝了,故而傳世之作極少。”

雅夫人這才注意到“高山流水圖”,她是懂畫的,仔細一看,欣然道:“不錯,此人畫藝極為精湛,最為難得的是,他傳世的作品極少,不想葉典史這裏竟有他的作品。”

葉小天站起身,從墻上摘下那幅畫作,信手卷作一軸,對雅夫人道:“夫人喜歡,便送給夫人吧。小天是個俗人,這等雅物留在小天這裏也是糟蹋了。”

蘇雅本待不收,因為王希孟傳世的作品太少,因為少,便顯得極為珍貴了,不過轉念一想,兩人此時是剛剛建立盟約,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增進關系的舉動。再者,對於這位傳奇畫師的作品,作為一個擅畫的人,她是真的難以割舍。

心下一想,蘇雅便也不再矯情,雙手接過王希孟的畫作,對葉小天道:“來而不往非禮也,妾身藏有一副馬遙父的花鳥圖,改日讓循天給葉大人送來。”

葉小天笑道:“夫人是個雅人,若是這般可就俗了。寶劍贈英雄,這畫麽,也該送給真正懂得欣賞它的人,若是交換,那就無趣了。”蘇雅微微一笑,便也不再客套。

此時風雨已經小了些,葉小天把蘇雅姐弟親自送出府門,遙看一盞燈籠冉冉下山,葉小天心中暗想:“這位雅夫人當真是個女中丈夫,如果她是男兒身,她才是葫縣縣令,也就沒有王寧和孟縣唯乃至如今的徐伯夷囂張了……”

想到這裏,葉小天不禁啞然失笑:“想多了!如果真是那樣,說不定我此時已經回了京城,正在街頭擺攤做小買賣呢,又哪有我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