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堅忍(第2/3頁)

“哦!”

王主簿臉色微微一變,擺了擺手,那衙役便退了回去。王主簿馬上返回簽押房,對他的掌房書吏老蔡吩咐道:“本官家裏剛剛有人來報信,說是本官的四夫人身子不適,本官回去瞧瞧。”

老蔡答應一聲,王主簿便回到內室換了一身便袍,急急離開了縣衙。

花晴風聽說徐縣丞被李家寨扣住,頓時呆若木雞。自從葉小天弄死齊木,打垮葫縣第一大惡霸,花知縣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種泥胎木塑般的狀態了。

徐伯夷是進山調停的,緣何被李家寨給扣起來了呢?說起來徐伯夷還算謹慎,入山之後先會見了正帶人圍困李家寨的高家寨一眾人馬,高家寨的人聽說他是來調停兩寨糾紛的,對他倒還算客氣,徐伯夷見到了高老寨主,聽高老寨主訴說了兩寨械鬥的前因後果之後,又到李家寨了解情況。

其實整件事很簡單,就是因為久不下雨,葫縣大旱,處於河水上遊的高家寨截斷河流以滿足本寨百姓的澆地用水。如此一來處於撈刀河下遊的李家寨旱情更是雪上加霜,雙方交涉未果,便一個武力掘堤,一個武力護堤,因此結下仇怨。

徐伯夷弄清原委,便把兩位寨主召集到一起,說道:“兩位寨主,不管你們是住在上遊還是下遊,都是因為這條河,祖輩們才在此定居,這一河之水乃是天賜,沿河兩岸的百姓,不管上遊下遊,都是有權享用的。

如今大旱不雨,河水暴跌,若是你們兩家均用,雖然不能滿足灌溉要求,可度日固然艱辛,卻未必會有人渴死餓死,如果你們繼續這樣訴諸武力,卻不免出現死傷。這其中輕重,你們還不明白麽?依本官之見,不如你們均分河水。”

高寨主瞪著徐伯夷道:“我們寨子缺水,地都裂開了一個個的口子,莊稼都快枯死了,一瓢水澆下去,地皮都沒濕就不見了影子。如今水就從我們寨前流過,你卻要我們不能取用?均分,你又如何均分?”

徐伯夷微微一笑,道:“這個好辦,就按你們兩寨人口的多寡來分,若是你寨人口是李家寨人口的五成,那麽一天十二個時辰,則有八個時辰放手給李家寨,在此期間,高家寨不得取用一滴。余下四個時辰,則允許你們截斷河流,由高家寨完全使用。如此最是公平。”

高寨主一聽哪肯答應,論人口他們寨子比李家寨少了兩成,明明他們住在上遊,卻要多舍兩成的水給下遊的人?這河水全給他們用都嫌不足啊!再說,李家寨住在下遊,因為更接近山外,族人中多有外出務工者,故而開辟的山田數目也不如他們寨子多,地多的反要讓著地少的,簡直豈有此理。

徐伯夷在此事中倒是沒有什麽私心,他希望妥善解決此事,從而一舉樹立他的威信,可這個計劃遭到了高家寨的強烈反對,於是他又采取了另一個方法,那就是按照兩寨所擁有的田畝戶數來分水,這個說法自然又遭到了李家寨的堅決反對。

徐伯夷好言好語,費盡唇舌,始終無法拿出一個令兩寨百姓都滿意的方案,結果兩寨寨主倒是因為主管司法的徐縣丞來了,又提起在械鬥中的死傷來,徐伯夷的好脾氣漸漸耗盡,眼見兩位寨主得寸進尺,便想利用官威殺雞儆猴,先把涉案人員控制住,震懾一下雙方村民,然後再討論用水問題。

他自以兩個寨子都有人要被抓,可謂不偏不倚,兩位寨主應該答應,可是其中卻有一個李伯皓,那可是李寨主的親生兒子,李寨主如何肯答應?再說如果高家寨不截斷河水,李家寨會去械鬥麽?

徐伯夷一臉鐵面無私的模樣,李寨主卻是勃然大怒,立即命人把徐伯夷抓起來,把那幾個捕快打了一頓放出山來,傳話說要葫縣縣太爺給他們李家寨一個公正的交待,否則他們就要直接向朝廷討公道。

花晴風一聽“直接向朝廷討公道”,就像一瓢冰水從頭潑到了腳:向朝廷討公道?他們如何向朝廷討公道?花晴風六神無主,趕緊吩咐人道:“快去,請王主簿來商量事情。”

片刻功夫,那衙差回報:“主簿老爺家裏有事,已經離開衙門了。”

花晴風把牙一咬,又吩咐人去王寧家裏喚人,結果差官到了王府一打聽,王家人說四夫人患了急症,葫縣沒有良醫,王主簿已經帶著四夫人急急趕赴銅仁府請名醫診治去了。

差官回到縣衙一說,花晴風只氣得七竅生煙:“這個老混蛋!這只老狐狸!”

花晴風在二堂轉悠了半晌,無奈之下,只得吩咐道:“去,請葉典史來,本官有要事與他商量。”

那差官又去了前邊典史房,不一會兒回來稟報:“老爺,典史老爺說,如果老爺這裏需要文儀用品,只管遣人吩咐一聲就是,縣上財政再如何拮據,也不致讓大老爺您這裏連文房四寶都有了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