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南明大事年表(第5/6頁)

九月,孫可望入貴州,並遣將取四川。

十月,太後致書羅馬教皇請多遣耶穌會士來華。

十一月朔,清兵攻占廣州。初四,桂林失守,督師瞿式耜、總督張同敞被執。初九,永歷帝倉卒棄梧州至潯州。陳邦傅叛逃而去,至南寧。

閏十一月(清歷十二月)十七日,瞿式耜、張同敞不屈遇難殉國。王化澄降清。高必正、李來亨率眾走川東。封孫可望為翼王,不受。

十二月(清歷順治八年正月)命大學士文安之總督川、湖軍務。

○-永歷五年(魯監國六年,順治八年,1651)

朱由榔29歲。

朱以海34歲。

正月(清歷二月)永歷帝駐南寧。

二月(清歷閏二月)張名振殺王朝先於舟山。清兵連取梧州、柳州。孫可望遣賀九儀赴南寧殺大學士嚴起恒、尚書楊鼎和等,以其阻封秦王之故。於是封孫可望為秦王。大學士楊畏知憤甚,怒斥孫可望,被殺。

四月,鄭成功取廈門。永歷帝嫡母慈寧太後病故。施瑯降清。

五月,孫可望請永歷帝移雲南。

七月,張名振率師奉魯監國攻吳淞。

九月,舟山失守。大學士張肯堂等死難。張名振奉魯監國航於海上。陳邦傅誘殺焦璉以潯州降清,並為清取平樂、清遠。二十八日,永歷帝從南寧出奔。

十月,永歷帝駐新寧。

十二月,清攻取賓州、南寧。永歷帝倉皇由水道走土司,抵瀨湍。孫可望遣將前來迎駕。

○-永歷六年(魯監國七年,順治九年,1652)

朱以榔30歲。

朱以海35歲。

正月十六,永歷帝逃至廣南府城。魯監國由張名振等扈駕至中左所(廈門),旋居金門。

二月六日,永歷帝到達安隆所。孫可望令改為安龍,遂為行在之地。從此受制於孫可望。

三月,孫可望遣李定國取桂林,劉文秀取成都。

五月,李元胤於欽州被執,赴廣州,不屈死。李定國取靖州。

七月朔,李定國取寶慶。初二日,取全州。初四日,取桂林,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死。叛將陳邦傅被獲。十一日,李定國復永州。劉文秀取敘州、重慶。永歷帝以孫可望之請,封李定國西寧王、劉文秀南康王。

十月,劉文秀兵敗保寧,大將王復臣死。報至貴陽,孫可望擬詔:劉文秀罷職閑住。

十一月十三日,李定國復衡州。二十三日,衡州失陷,敗退時設伏擊斃清敬謹親王尼堪。時孫可望欲篡位,無人臣禮。永歷帝岌岌可危,密敕李定國以兵入衛。

○-永歷七年(魯監國八年,順治十年,1653)

朱由榔31歲。

朱以海36歲。

二月,孫可望召李定國赴沅州議事,定國不赴,走廣西。從此孫李矛盾加深。

三月,魯王朱以海自去監國之號,奉表永歷帝朱由榔。魯監國朝至此結束。孫可望率軍追擊李定國與清兵相遇於寶慶,大敗。

九月,張名振以鄭成功之軍揮師北伐入長江,破京口,以糧絕而還。

十二月,永歷帝密敕召李定國入衛事為馬吉翔探得。

○-永歷八年(順治十一年,1654)

朱由榔32歲。

朱以海37歲。

正月,魯王朱以海移居南澳。定西侯張名振、監軍張煌言率師再入長江,抵燕子磯,望祭孝陵。

三月,永歷帝密敕事發,孫可望殺大學士吳貞毓等18人。

四月,李定國取羅定、新興、陽江、陽春等縣。

十月,李定國圍廣州。

十一月,鄭成功遣將援定國於廣東。

十二月,李定國攻廣州、新會,兵敗。旋攻肇慶,不克。

○-永歷九年(順治十二年,1655)

朱由榔33歲。

朱以海38歲。

二月,鄭成功改中左所(廈門)為思明州。李定國退兵入南寧。

五月,劉文秀攻常德,失敗。張名振以鄭成功之軍收復舟山。

十二月,張名振卒於舟山。

○-永歷十年(順治十三年,1656)

朱由榔34歲。

朱以海39歲。

正月,永歷帝在安龍受制於孫可望,困窘萬狀。李定國擊敗孫可望兵於田州,急赴安龍。

三月,孫可望遣將白文選赴安龍,文選與李定國聯合,共扈永歷帝入雲南。劉文秀迎納。永歷帝封李定國為晉王、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為鞏國公。各將領均有封賜。

八月,清兵復取舟山,迫民過海,舟山遂空。

○-永歷十一年(順治十四年,1657)

朱由榔35歲。

朱以海40歲。

四月,上弘光帝廟號曰安宗簡皇帝、隆武帝廟號曰紹宗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