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我是故意的(第2/3頁)

“父王,天色這麽晚了,您老人家還去相國寺幹什麽?明日再去也不遲啊。”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這人林晚榮不陌生,為洛凝和徐長今都與他結過嫌隙,正是小王爺趙康寧。

誠王輕輕一嘆,聲音有些蒼老:“去相國寺禮佛還分早晚麽?昨日,父皇與我托夢,怨我好些時日未與他上香,愧為人子人臣。我今日一天都心神不寧,連上朝都不能聚起精神。今夜便去相國寺,好好陪陪他老人家。”

一聽是聖皇先帝托夢,趙康寧便住口不語了,誠王略略頓了頓,往四周瞄了一眼,神情中似有無限的留戀:“自成年之後從宮中搬出,一轉眼三十余甲子,這四面的民宅巷居,也沒見多大變化。還似多年前那般模樣,只是我卻老了。”

趙康寧急忙恭聲道:“父王春秋正盛,如青松翠柏,何曾老去?”

誠王輕輕咳了兩聲,淡淡搖頭:“你也不要說些好聽的話了,我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這兩年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也不知還能不能看到今秋的紅葉了。康寧,若是我今年去不成了,你便代我去看看吧,也算完成了我最後的夢想。”

“父王——”趙康寧痛哭流涕,再不敢言語。

巷中步伐漸漸遠去,聽不到人聲,林晚榮才長長的松了口氣。高酋道:“林兄弟,你是不是弄錯了,王爺真是來示威的麽?我瞧著倒像是悔過的。”

徐渭朗聲一笑:“正所謂大奸必有大智,他若真心悔悟,只在家裏自己說說就可以了,何必跑到這巷子裏來說與別人聽。叫我說,林兄弟猜的一點不錯,他這就是示威來的,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叫我們不敢輕舉妄動,說不定還會被他這番言語所迷惑。”

高酋聽得老臉一紅,他雖在宮中當差,卻是江湖人,哪裏明白誠王這種梟雄的手段,那笑與淚都是無堅不破的利器,若不是徐渭這老油條點醒,恐怕就真的要被誠王這番發自肺腑的言論給迷惑了。

“未必便都是假的,”林晚榮笑了笑:“人性麽,總有那麽些是真實的、難以掩蓋的。不過徐先生有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我,似王爺這樣的大人物,絕不會無的放矢,他在大庭廣眾之下感嘆,到底是要給我們傳達個什麽樣的信息呢?”

徐渭點了點頭。誠王這樣的人雄,每句話都是有深意的,難得林小兄如此機敏,他不去當官真是太可惜了,要不,憑他的才華,位極人臣絕不是一句空話。

高酋的思索能力遠不如林徐二人,他的思維比較直接,哼了一句道:“還用想麽。要不就是真的示弱,要不就是假的示弱,兩樣裏面總有一頭。”

“高大哥的見解,果然非同凡響。”林晚榮豎起大拇指笑道。

徐渭也是大樂,這高酋的話,基本就等於什麽都沒說,他嘆了一聲:“若是真的示弱求饒,那就是我大華之福了。只可惜,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他怕是別有所圖。可是他辛辛苦苦建立的白蓮教基業,去年便已被我們摧毀一空,如今他手裏無兵,又被困京中,他到底還有什麽辦法呢?”

徐渭眉頭緊蹙,苦苦思索,似是自言自語。

“誰說他手裏無兵?”林晚榮淡淡道:“他就不會借麽?”

借?一語點醒夢中人,徐渭驚駭失色:“林小兄,你的意思是,他與胡人——這數典忘祖的事,他真有這膽子?”

林小兄的猜測太大膽了,饒是徐渭久經風浪,也不敢接著說下去了。自太祖皇帝建國以來,胡人便屢犯大華,雙方戰事不斷,數次邊關戰役,胡人占了大華的土的,踩著華人的血跡強盛起來,連太祖皇帝龍駕歸天之時,口中依然念念不忘“胡除國興”。若誠王這樣的皇子龍孫投靠了胡人,那不僅是背叛了祖宗,更是大華的奇恥大辱。

“沒有什麽敢不敢的,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林晚榮苦笑搖頭:“徐先生,你在朝中這麽些年,這種事情,見識的應該比我更多吧。”

徐渭無語以對,歷朝歷代,數典忘祖者多不勝數,誠王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徐渭嘆了口氣:“林小兄,茲事體大,沒有真憑實據,切不可信口傳揚。”

是不是信口胡說,林晚榮心裏有數,既然突厥毗迦可汗能把那比黃金都貴重的煙葉送給趙康寧,兩家的關系自然不一般,趙康寧可沒他林三那般本事,靠一張嘴就能把那煙葉訛詐過來。

“我也希望是誤會了王爺。”林晚榮嘿嘿笑了兩聲:“只是事情恐怕比徐先生你想的更嚴重——徐先生你不知道麽,王爺借的大軍,早已經出發了。”

“出發了?在哪裏?”越聽林三的話,徐渭越是心驚,這林小兄今日怎麽改變了作風,還是像往日那般說些笑話多好啊,一聽他談起軍國大事,就有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讓人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