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另一起風暴(第2/2頁)

柳乘風一邊胡思亂想,一邊回到了內宮深處,他確實有些累了,而且他已經有了打算,這幾個月什麽事都不去做,尋個機會帶著王妃和郡主一道去遊玩,去哪裏好呢?柳乘風暫時沒有想到,其實到了這裏這麽久,他雖是對楚國的人丁和南洋各國的情況都了若指掌,可要說在這廉州裏頭有哪裏好玩的去處,又或者楚國境內有什麽風景名勝,他卻是一竅不通。

“朵朵這個丫頭最是貪玩,想必早就打聽清楚了,到時候去問她便是。”

柳乘風心中頗為歡快,居然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兒。

……

楚國一直都是京師關注的對象,至少對輿論來說一直如此,楚國稍有風吹草動這裏的報紙立即就能報道,從前的時候,楚國弄出個什麽開考取吏,就差點笑掉了不知多少人的大牙,一時造成了很大的轟動。而楚國在南洋的進展,如今也成了眼下最新的時聞。

據說就因為這個消息,整個聚寶樓裏的所有貨物價格都上揚了半成,聚寶樓的報價隨著日益的完善,已經越來越成熟,所以現如今的起伏並不是很大,可是如今這一次上揚,實在是因為巨大利好消息的影響。

南洋牢牢的控制在楚國之手,這就意味著貨物的原料價格將會更低,按理說價格越低,貨物的價格也該下跌才是,其實道理卻不是這樣的,原料下跌,貨物暫時卻是保持不變,商賈從中賺取的利潤便多了不少,在這種利好消息的帶動下,商業的活動更加活躍,有余錢的商賈加大了投入,就算沒有余錢的,也都向錢莊告貸擴大生意的規模。

再加上佛朗機人被趕出了南洋,漢商再無競爭,這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這消息對商賈們來說是絕好的消息,可是對有的人來說卻並非是什麽好消息。至少對各衙門的官員來說,總是覺得有些荒唐,當年大家以柳乘風欺壓藩國的借口把柳乘風趕了出去,誰知道這倒是讓柳乘風騰出了手來收拾各藩國,不過眼下大家雖然對柳乘風心懷不滿,卻也是鞭長莫及,更不必說,這朝廷裏已經釀起了一起風暴,此時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還是不得不關注到朝局上頭。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西廠近來威勢越來越高,引起了內閣的不滿,劉健是什麽人?他在弘治朝的時候一言九鼎慣了,現在突然太監的掣肘,自然決定反擊。

恰好,一樁大事的發生讓劉健抓住了機會,劉瑾漸漸當權之後,隨即便推舉了自己的兄長為遊擊將軍,內閣這邊原本不同意,可是劉瑾再三鼓動皇上,最後朱厚照親自發了話,這件事才算定了下來。

而這位劉公公的兄長不太怎麽樣,他赴任的地點是遼東,原本劉瑾的心思是希望他在遼東呆個幾年,再想辦法弄出點功績,隨即再調回京師。這些年,遼東承平連蟊賊都不見幾個,所以也不怕有什麽危險。

可是問題出現了。

此時的大草原上,和承平日久的大明不同,漠南諸部擁戴李若凡擊垮了瓦刺,而這野心勃勃的女人竟是並不滿足現在的處境,就在年初的時候,對韃靼人發起了進攻,一時之間,雙方殺得不亦樂乎,而大明則采取了漠視的態度,顯然不願攙和這場戰爭中去。

到了四月,形勢開始惡化,漠南諸部一舉擊敗了數萬韃靼精銳,隨即勢如破竹,一直殺入了韃靼人的腹地,戰場從大同一線,一直到了遼東一帶。

劉瑾的兄長早想立功,而韃靼人眼看孤掌難鳴,竟是給這位鎮守在邊鎮的將軍許下了賄賂,請明軍出馬,於是這位腦子昏了頭的家夥竟真的帶兵前去助戰。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韃靼大敗,一股明軍亦是丟盔棄甲,更重要的是,原本一直奉行中立的大明也壓力倍增,漠南諸部已經送來了措辭嚴厲的國書,大有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這件事實在讓朝廷目瞪口呆,他們原來只知道這位劉將軍蠢,但是沒有想到居然愚蠢到這個地步,一個將軍居然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擅自出戰,這個人當真不怕死嗎?

而內閣也敏銳地感覺到,機會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