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夢想(第2/2頁)

再說這什麽沒有邊界,那便更加不太靠譜了,一旦邊界消失,各國是沒有任何優勢的,因為廉州的富戶占據了整個南洋的九成,他們可以遊獵四國,招募人手,隨意開取礦山,可是對各國來說,他們所能提供的,只怕也只有廉價的勞力和礦山了。

最值得大家警惕的則是所謂的各國軍馬合二為一,楚王既然提了出來,那麽這支龐大的聯軍該由誰掌控?各國欠了一大屁股債,莫說是維持這支龐大軍隊的開銷,便是每年拿國庫的稅銀拿出來填補欠款都不夠,能養得起的也只有楚國,最後的結果就是,聯軍的操練、補給、指揮盡數收入楚王囊中。

楚國已經控制了各國的財政,又化解了各國的邊界,若是再控制軍隊,那麽各國的貴族和王族,能落個大明朝同宗藩王的下場就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

這事關著王族的根本利益,根本就沒得商量,可是大多數人都只當作沒有聽見,黎暉卻有些按耐不住了,他突然道:“楚王殿下的心思是極好的,可是本王以為,此事真要施行,只怕難如登天。”

黎暉硬生生地給柳乘風澆了一盆冷水,也讓那些臉色不太好看的藩王和使節們頓時打起了精神。

柳乘風卻沒有生氣,他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和顏悅色地看了黎暉一眼,笑吟吟地道:“哦?是嗎?何以見得?”

黎暉心裏卻在琢磨,自己站出來頂撞楚王固然有危險,可是此時自己挺身而出,卻也能得到各國的好感,這是雙刃劍,況且諒這楚王,也未必敢對自己進行報復。

沉默片刻,想好了措辭,黎暉才道:“各國習俗迥異,並非同出一源,況且平素又多有摩擦,想要合而為一,實在比登天還難。殿下方才說要開放邊界,既然沒了邊界,何以成國?各族可以隨意進出,只會加深矛盾,鬧出事端。殿下又說,要統一文字,須知各國也都有各自的文字,雖然比不上漢文優美,卻都是祖宗流傳下來的,豈是說廢就廢?還有,殿下說要建立聯軍……”

黎暉說到這裏,故意頓了一下,目光迎向柳乘風道:“這聯軍若是組建,連口音都各自不同,那麽誰來操練?誰來指揮?不過……”黎暉不無挪揄的道:“若是這聯軍交給我安南來操練指揮,本王倒是同意,只是可惜本王同意,殿下和在座的諸位會心甘情願嗎?”

黎暉用的是一種隱晦的反問方式,他表面上是說若是交由安南來指揮調度,其實也是暗暗諷刺柳乘風,另一層意思就是說:既然大家不肯安南來指揮調度,那麽若是讓你楚王來掌控,你楚國倒是滿意,可是在座的其他人包括他黎暉也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這是根本利益的問題,根本容不得商量。

顯然黎暉又覺得方才的口氣未免有些重了,於是呵呵一笑,道:“當然,這只是本王的一點淺薄見識,本王畢竟不是飽學之士,沒有楚王殿下這般高瞻遠矚,各國林立的情況既然存在,那麽就有它存在的道理,豈是人力可以強行將各國扭在一起?殊不知春秋戰國之後,是秦國用武力將各國統一,可是現在那萬世一系的大秦又在哪裏呢?”

在座的藩王使節們聽罷,紛紛點頭,柳乘風舉出秦國一統的例子來進行旁證,可是黎暉卻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同樣把秦國的典故拿出來,這是告訴柳乘風,強扭的瓜不甜。

柳乘風不由啞然失笑,在座之人中對大明最為了解的只怕也只有這黎暉了,畢竟安南國漢化程度最深,想不到現在這黎暉竟是能巧妙運用,早就聽說這個家夥有些難惹,今日倒是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