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醉翁之意(第2/2頁)

趙康是個精明強幹的人,沒有實打實的根本,一個舉人也不可能進京師的中樞衙門,比起那些清貴的翰林們顯然技高一籌,這議政大臣的差事做起來很有條理,如今頗受柳乘風的信任。

另一個議政大臣年紀比趙康大一些,須發已經白了不少,姓章名文,章文比趙康運氣更差,只考了個秀才,後來是經人引薦才有幸進入了內閣做書吏,專門負責署理奏書,協助內閣大臣做一些雜事。

在內閣裏頭耳濡目染之下,也漸漸能知悉政務,總而言之,這兩個人都屬於較為精幹的人才,趙康有較強的決斷能力,對地方的事務具有很強的洞悉能力,畢竟有主政一方的經驗,不太拘泥於案牘。而趙康則不同,趙康屬於那種文案的高手,下頭的奏折遞到議政府,他都能很快梳理出來,並且能厘清哪些奏折較為重要,哪些奏折可以暫緩定奪。

這兩個人,如今都成了李東棟的左膀右臂,在慢慢接觸了議政府工作之後,二人很快便如魚得水起來。

這樣的組合,要是放在大明朝肯定要遭人取笑的,議政府三駕馬車裏頭出身最高的也不過是個舉人,大多數人都會給予白眼,可是柳乘風卻知道,這三人的能力,未必在大明內閣三駕馬車之下,正是因為他們身份並不清貴,所以他們想要出人頭地,往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比起那些翰林,他們的起點雖然低的令人發指,可是那種精明強幹,卻也不是誇誇其談的翰林所能相比的。

今日議政府主要商議的問題就是楚國的債務問題,當然不是楚國向人告貸的債務,而是各藩國賒欠楚國的債務。這筆債務是從錢莊轉讓而來的,單是本金就超過了七百余萬兩白銀,七百萬對柳乘風來說不值一提,可是柳乘風卻知道,這些債務對那些藩國來說卻是龐大無比,若是再加上利息,這七百萬就是上千萬兩白銀,各國有的借的多,有的借的少,多則百萬,少則十萬,便是那小國寡民的亞齊國,居然也賒欠了十七萬,據柳乘風所知,這亞齊國的人口也不過四十余萬而已。

李東棟現在已經做足了功課,向柳乘風道:“殿下,根據微臣的了解,各藩國賒欠的欠款都是不少,九成以上的藩國都使用的是以貸養貸的辦法,每年都要向錢莊告貸,再將這告貸來的錢拿出一筆來清償上一年借貸的利錢,等到來年再借貸一筆,如此反復,所以以微臣之見,這一次錢莊突然停止告貸,那些藩國只怕今年之內只怕還不清貸款利息的要超過九成以上。”

柳乘風頜首點頭:“這一點,孤王也知道一些,這些藩王們是被錢莊養成了豬,總想著不勞而獲,現在一旦教他們還賬,這些人從哪裏弄錢來?可是話又說回來,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不是?現在咱們楚國正在用錢之際,這些錢非還不可。”

李東棟苦笑,柳乘風將藩王們比作是豬,話是難聽了點,可是也確實是實情,現在大家都有了依賴性,只知道嗷嗷待哺,這又怪的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