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三道聖旨(第2/2頁)

這份詔書,實在是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因為在此之前,所有人只是以為皇上只會有一道詔書,而這份詔書幾乎所有人都能猜度出內容,無非是傳位而已。

可是一開始先是頒了一道罪己詔,其後又是一道針對楚國的詔書,實在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詔書裏的內容其實很簡單,無非是給了楚國一個身份,即血脈一體之國,這名字看上去似乎玄乎,其實裏頭的玄機卻是不少,在大明的藩國裏頭,大多都有兩個待遇,一種是朝鮮、安南這樣的,大明敕其為永不征伐之國,即只要他們不腦子發熱想要拔胡須,大明是絕不可能對它們動刀兵的,在法理上,大明朝給了他們這個待遇。

還有一種藩國,則只是敕其國王,贈其金印,這種藩國如倭國還有真臘之類,屬於最疏遠的歲貢國了,大明朝對他們沒有義務也沒有權利,他們自己管自己,只要年年歲貢,朝廷也沒興趣搭理他們。

可是現在這個血脈一體之國卻還是第一次出現,到底是什麽待遇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其實也未必摸不著頭腦,因為在聖旨的後頭已經寫明了,即所謂楚之兵戈,亦大明兵戈,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永不征伐了,而是一種類似於攻守同盟的合同,楚國如果認為誰是敵人,那麽大明朝廷的敵人也就多了一個,楚國在南疆若是與誰開戰,那麽大明朝有應盡的協助義務,楚國的安全完全得到大明的保證。

更重要的是,大明朝還給了楚國一個任務,那便是世鎮南疆,這裏頭的貓膩可就更大了,也就是說,楚國成為了大明在南洋的代表,南洋各國要和大明打交道,就必須經過楚王,楚王成了大明朝在南洋的代理人。

其實劉健這些人一猜就能猜中這其中的貓膩,皇上還是放心不下,楚國是封了,可是不要忘了,楚國是真正的小國寡民,其疆域不過三個府,所轄的縣也不過十幾個,人口至多也不過六七十萬戶,再加上柳乘風這家夥橫行慣了的,在大明朝廷裏頭就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到處的得罪人,這麽一個人去了楚國就藩,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把南洋諸國得罪個遍,到時候惹惱了那些番人,人家可不會和你講道理的,這一點朝廷深有體會,到時候這柳家只怕非完蛋不可了。

所以皇上才鼓搗出這麽個東西來,給楚國一個血脈一體的名號,算是在名義上給了楚國一個保護,而讓楚國作為大明朝在南洋的代理人,其實就是給了楚國一個特權,至少各藩國們多多少少得巴結一下這柳家才是。這柳乘風張狂一些,有了這道聖旨,多半南洋諸國也不得不包涵。

柳乘風仔細把這聖旨琢磨了一遍,心裏也能體會到皇上的愛護之心,連忙熱淚盈眶的道:“微臣接旨。”

朱佑樘此刻已經最後一絲氣力也剝離出了體外,最後一點元神也因為被方才消耗一空,現在所有的事總算都安排妥帖,於是呢喃道:“朕該說的也說了,該說的都說了,說了之後朕也就能放心去見先帝,去先太祖了,諸公……諸公……”

他說到這裏,口裏只是微微張合,再也發不出聲音,張皇後最先把持不住,已是撲了上去,道:“皇上……皇上……”

正心殿裏,在沉默之後,陡然傳出哭聲,這哭聲綿長又哀怨,悲傷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