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風口浪尖(第2/2頁)

李東棟沉吟片刻,只得道:“暫時先報道些邊邊角角的事,介紹一下廉州的風土人情,不是說廉州那些土地雖然原本是安南的土地,可是漢人也是不少嗎?尤其是現在,漢人已經占到了人口的八成,至少學而報要告訴大家,這些土地如今作息的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若是退還了土地,不知多少人要失去生業。還有,這些土地是安南人承認的,雖然朝廷沒有承認這些土地,可是現在安南人也沒有承認這些土地歸屬安南,至多,這也是無主之地,這件事也要講清楚。”

彭文點點頭,道:“現在也只能這麽辦了,可是學生以為,這件事沒這麽容易,李先生,現在廉國公遠在江西,這兒的事可不能出錯啊。”

李東棟臉色凝重的點點頭。

隨即,二人話別,只留下仍然一臉狐疑的李東棟。

李東棟覺得,一場陰謀正在醞釀,可是是誰在主導這場陰謀呢?絕不可能是一些小魚小蝦,這些人沒有這麽大的能量,唯一的可能……就是朝中某個大佬,這件事,只怕連自己族兄都有一份。

李東棟深吸了口氣,若是和自己族兄有關系,那麽事情只怕就非同小可了,族兄出手,絕對非同凡響。

李東棟又想了片刻,隨即又立即寫了一封書信,飛快叫人送去江西。

……

學而報終於有了動作,雖然這動作姍姍來遲,可總管是做了一回中流砥柱,其他各報紛紛指摘廉國公侵吞土地,而學而報則是打著為廉州那些維持生計的百姓的幌子為站在他們的角度說話。

廉州現在有多少戶人口?如今已經超過了七十萬戶,七十萬戶是什麽概念?那便是兩百多萬口人丁,這麽多人,都是仰廉州維持生計,這麽多人都是靠廉州糊口,更不必說,天下不少富戶都在廉州購置了土地,做起了各種生意,學而報話裏話外都在告訴別人,一旦這些土地退還,大明朝將會誕生上百萬的流民,將會有數以萬計的生意人破產,甚至廉州每年上繳朝廷的稅賦,也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學而報擺出的是一副為民請命的姿態,在這一點上,也可見總編彭文的老道之處,他不能讓人覺得學而報偏袒柳乘風,必須令自己處在一個不偏不倚的立場,與此同時,還要讓人覺得學而報具有極大的社會責任感,而為民請命就是最大的責任感。

與此同時,學而報對一些偏激的言論進行反駁,大明朝固然不承認這些土地,可是不要忘了,安南國現在也沒有將那塊土地作為自己的疆域,這頂多也只是無主之地罷了,既是無主之地,又談什麽侵吞?

學而報一出,有的報紙立即鸚鵡學舌,以學而報馬首是瞻,也有相當多的報紙與學而報打起了擂台,各大報紙相互打起了擂台,唇槍舌劍。

而在這輿論的爭奪之中,終於,第一份彈劾奏書遞了上去。

上奏書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禦使,要資歷沒資歷,要出身似乎出身也不太顯赫,不過這種人顯然是最理想的挑事者,奏書很快送到了內閣,內閣毫不猶豫的將奏書送入了宮裏。

奏書要彈劾的自然是柳乘風,而理由也是廉州的土地,廉州侵吞藩國土地,以至於大明朝的聲譽受到極大影響,所以請求朝廷立即下旨嚴令廉州退還,如若不然,則朝廷恩澤喪盡,各國皆知大明之威,而不聞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