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告訴你怎麽死(第2/2頁)

蕭敬的話如沐春風,可是也事先挖了一個陷阱,你不是說證據確鑿嗎?現在倒要看看,你有什麽證據,有證據的話,你方才的話倒也圓的過去,可是證據不力,你就別想收場了。

柳乘風微微一笑,看了劉吉一眼,劉吉則是跪在地上,一動不動,此時的他,未必不想聽一聽柳乘風是憑著什麽揭穿他的。

而朱佑樘也是露出幾分好奇之色,他一直沒有開口,現在更是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柳乘風正色道:“案發之後,我便立即命人前去案發現場查探……”柳乘風先將自己查看現場的事一一道出來,他說話的聲音不高不低,正好能蓋過外頭的風雨:“此後,那個香囊果然引來了一個刺客,這個刺客自稱叫曾超,說是蘇州人,可是微臣分明聽他所說的是江北口音,於是微臣就起了疑心,此後,又發現了他的一個秘密……”

說到這裏,柳乘風故意的頓了頓。這讓廳中聽著柳乘風敘述的人很是惱火,這個家夥,說一半留一半,有了上面總是沒了下面了,跟死太監還真沒什麽兩樣。

當然,其余人是這般想,可是蕭敬就不會這般自己罵自己了。

柳乘風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繼續道:“我發現這個人的腰帶有問題。”

腰帶……

只怕誰也不會去關注別人的腰帶,更不會想到,破案的關鍵是一條腰帶。

柳乘風淡淡笑道:“就是那人的腰帶,大家想必也知道,漢人與番人不同,所謂漢左番右,也就是說,漢人穿衣的特點是左衽,是將衣服往覆身,此後再纏上腰帶。可是番人卻是恰恰相反。因此,漢人和番人在腰帶上的系法其實也有區別,漢人腰帶上打結的地上,因為左衽的習慣,所以習慣在左腰上打上結。可是番人因為習慣了右衽的衣衫,大多習慣在右腰附近打結。這只是生活習性的問題,而大多數也不會關注到這個。我發現的是,那個自稱是蘇州人滿口北地官話的曾超,雖然穿著是我漢人的左衽衣衫,可是這腰帶上的結卻是打在了右腰上。這就有點不同尋常了。當時我並沒有拆穿他,心裏只是在想,這個人莫非是個番人,或許自幼因為生活習性的問題,所以雖然穿的是漢人的衣衫,卻改不了這個從前的習性?”

“有了這個念頭,我又想起了那個香囊,諸位想必也知道,我們漢人的規矩,對禮教是尤為森嚴的,女子向男子送定情信物,這是傷風敗俗的事。更何況我看那個刺客不過二十三四歲,可是那個香囊,想必已有七八個年頭,也就是說,這個香囊,是在他十五六歲時相贈的。這就奇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贈予他香囊的女子大致也就是在十三四歲之間,情竇都未開的年齡,怎麽可能就與他定情?就算是蕩婦,這年齡上似乎也有些不太合適。”

柳乘風的話讓不少人老臉一紅,在這個時代,公眾場合說這種話確實有點兒失了體面。不過大家還是忍不住順著柳乘風的話不禁點頭,蕩婦……蕩婦,蕩字後面加的是個婦字,也即是說,一個連情竇初開都算不上的少女,怎麽可能會如此大膽。

柳乘風繼續道:“於是我便突然想到,要是這個人是個番人呢?更確切的說,這個人若是個蒙古人呢?當年蒙古人入關到太祖將他們驅逐出去,這些元人早已沾染了關內的不少習俗,尤其是香囊為蒙人熟知,元人素來開放,男子和女子自小便在一起玩耍也不稀奇,那麽我能否說,這個自稱是曾超的刺客是個蒙古人,他自小與一個少女青梅竹馬,可是後來,這個男人接受了一個使命,不得不遠走他鄉,而青梅竹馬的少女依依不舍,於是自制了香囊相贈?”